第195章 议郎耿育说先帝
当时还有一个议郎,就是耿育这哥们儿,那可真是个仗义执言的人啊!
他给皇上上书,为陈汤喊冤,那叫一个义正言辞!
他说啊:
“甘延寿和陈汤这俩哥们儿,为了咱们大汉朝,那可是在边疆拼命打仗,给咱们国家挣足了面子,还把多年的国耻给一洗而空!
他们去打那些不听话的小国君主,还抓了那些难缠的强盗,这种功劳,你们说说,谁能比得上!
先帝那时候,对他们可是赞不绝口,特地发了个诏书,把他们夸得跟天上有地下无似的,连年号都因此改了,就是要让他们的英勇事迹流传千古。
那时候,南郡还献上了白虎,寓意吉祥,边疆也安定了,大家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
先帝病重的时候,还惦记着这事儿,几次三番派尚书去催丞相,赶紧给他们论功行赏。
可是那丞相匡衡啊,就是个小心眼儿,非得从中作梗,就给甘延寿和陈汤封了个几百户的小地方,这让那些功臣战士们多寒心啊!
孝成皇帝接手的时候,国家已经稳稳当当了,他借着前辈们的威风,啥都不用干,国家就安定了。
可是那些大臣们啊,心眼儿小得跟针眼儿似的,整天就想着怎么独揽大权,排挤那些有功的人。
可怜的陈汤啊,就这么被关进了大牢,连跟皇上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呢,就被发配到边疆去了。
敦煌那地儿,可是通往西域的交通枢纽啊!
想当年,陈汤可是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现在呢,一转眼就成了阶下囚,还要被那些郅支单于的残兵败将看笑话,真是让人心疼啊!
现在咱们派出去的使者,哪个不是拿着击杀郅支单于的战绩,来炫耀咱们汉朝的威武?
咱们靠着英雄们的战功去震慑敌人,可转过头来就把英雄们给忘了,这让那些进谗言的小人得意洋洋的,你们说,这能不让人痛心吗?
再说了,安稳的时候也不能忘了危险,强大的时候也得想想衰弱的时候。
咱们国家现在啊,既没有文帝那时候攒下来的金山银山,也没有武帝那时候手底下的那些战无不胜的名将。
说来说去,就只有一个陈汤能拿得出手!
要是陈汤已经挂了,没赶上皇上您的好时候,那咱们还得追认他的功劳,给他修个豪华的墓地,好激励后来的人。
可现在陈汤还活蹦乱跳的,离他立功那会儿也没多久,咱们要是再听那些小人的话,把他赶到边疆去,让他家破人亡,那以后谁还敢给国家卖命啊?
有远见的人都看得出来,陈汤的功劳,那是几辈子都难得一见的。
至于他的那点小过错嘛,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要是陈汤都落得这么个下场,那咱们这些人啊,就算是拼了老命去打仗,最后还不是得被那些小人戳脊梁骨,被嫉妒的人陷害?
这事儿啊,我真是越想越心塞啊!”
这份奏章一递上去啊,哀帝就下令让陈汤回长安了。
最后呢,陈汤也就在长安安安静静、舒舒服服地走完了他的人生路。
汉哀帝建平元年,乙卯年,公元前6年。
春天正月里,北地那边儿的天上,嗖嗖地就掉下来十六块大石头,把老百姓们吓得目瞪口呆,直呼天降异象啊!
皇上一看这情况,立马大手一挥说,大赦天下,这可把那些坐牢的囚犯们高兴坏了,终于能重获自由了!
可这高兴劲儿还没过呢,司隶校尉解光就给皇上递了个折子,爆了个大料!
他说啊:
“皇上啊,您听说了吗?
许美人和前中宫的史曹宫,这两位可是曾经得到过先皇的宠幸,还都生了儿子呢!
可现在这俩孩子,诶,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我就派了人去查,结果你猜怎么着?
元延元年的时候,曹宫就怀上了龙种,到了十月,就在掖庭的牛官令舍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那时候中黄门的田客拿着先皇的手诏,急匆匆地去找掖庭狱丞籍武,让他赶紧把曹宫关到暴室狱去。
还特别叮嘱了,别问曹宫生的是带把儿的,还是不带把儿的,也别问是谁的种。
曹宫一听这话儿,当时就急了,说:‘你把我儿的胞衣好好藏起来,你可知我儿是何等身份?’”
过了三天呐,那田客又拿着先皇的手诏去找籍武,问:“那男孩挂了没?”
籍武一愣,说:“没啊,活得好好的。”
田客就跳了脚了,说:“皇上和昭仪都发火了,你咋还不动手宰了他呢?”
籍武一听这话儿,扑通一声就跪下了,磕头大哭说:“不杀这男孩儿,我自己知道难逃一死;可杀了他,我还是得死啊!”
于是他就求田客帮忙递个密封的奏书给皇上,说:“陛下啊,您现在还没个接班人呢,儿子嘛,不分贵贱,您好好想想啊!”
奏书递上去之后呢,田客又来了一趟,二话不说就把孩子给抱走了,交给了中黄门的王舜。
王舜这孩子也挺负责任的,赶紧给孩子找了个奶妈张弃,跟她说:“你好好喂养这男孩儿啊,将来会有赏赐的;但千万别泄漏消息啊,不然咱俩都得完蛋!”
可是啊,才喂了十一天呐,宫长李南就拿着皇上的诏书来了,一把就把孩子给抢走了;从此以后啊,这孩子的下落就成了个谜了。
再后来呢?
再后来曹宫也被田客拿着毒药给逼死了。
临死前,她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孩子呢,说:
“她们姐妹俩,果然想独霸天下啊!
我的孩子啊,是个男孩儿,额上有浓密的头发,跟他祖父孝元皇帝一模一样!
现在我儿在哪里啊?
她们肯定会加害于他、置他于死地啊!
这事儿怎么才能让太后知道呢?”
说完这些啊,她就一仰脖子饮了毒药,一命呜呼了!
这事儿一出来啊,朝廷上下可就炸开了锅了;大家都议论纷纷、猜测不已啊!
这事啊,我们得从头捋一下。
许美人在元延二年的时候,肚子就鼓了起来,到了十一月,就“噗”地一声,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
这消息啊,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赵昭仪的耳朵里,这赵昭仪一听啊,立马就火冒三丈,一溜烟儿地跑到成帝那儿去吐槽了。
这赵昭仪可不是省油的灯啊,一开口就嚷嚷:
“你老是骗我,说你是从中宫皇后那儿溜达过来的,那你现在给我解释解释,许美人的娃是咋来的?难不成许氏还想重温皇后的旧梦?”
说着说着,这赵昭仪就气得直跺脚,开始自虐了,又是捶胸顿足,又是拿头撞墙、撞门柱的,最后还从床上“啪”地一声摔到地上,哭闹着不肯吃饭,就像个撒泼的猴子。
她嚷嚷着:“你得给我个交代,我要回娘家!”
成帝一看这阵势,就劝她:“我今天特地告诉你这个八卦,你咋还生气了呢?真是搞不懂你们女人!”
成帝也气得吃不下饭,心想,这女人真是难缠啊。
昭仪看成帝这样,就翻了个白眼说:
“陛下,你既然觉得自己没错,那咋不吃饭呢?
你可是亲口跟我说过‘决不负你’,现在许美人生了娃,你这就是违背了誓言,你还有啥好说的?”
成帝一听这话,头都大了,解释道:“我说的是因为赵氏的缘故,所以不捧许氏当皇后,这样天底下就没人能比你赵氏更嚣张了。
你就别瞎操心了!”
后来啊,成帝下了道诏书,派了个叫靳严的小黄门,去许美人那儿把娃给抱走。
哎呀,这靳严也是个人才,把娃装进一个苇草编的小箱子里,然后就放到了饰室门帘的南边,像是在玩捉迷藏一样。
成帝和昭仪坐着看好戏,让侍者于客子去解开苇箱的绳子,看看里面到底有啥玄机。
过了一会儿,成帝觉得玩得差不多了,就让于客子和侍者都退下,自己关上门,和昭仪单独留在屋里继续二人世界。
又过了会儿,门开了,成帝叫来于客子,让他把箱子封好,然后写下手诏,命令中黄门吴恭拿着手诏和箱子去找籍武。
成帝跟吴恭说:“你告诉籍武,箱子里有个挂掉的娃,让他找个犄角旮旯埋了,千万别让人知道!”
籍武这老实人,就在狱楼墙下挖了个坑,把这个可怜的娃给掩埋了。
可怜那娃,刚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
这就是皇宫里的权力斗争啊,连无辜的娃都受到了牵连。
真是应了那句话:最是无情帝王家啊!
这皇宫里头,啥事儿都有可能发生,就像那强迫吞毒药啊、堕胎啥的啊,这种事儿啊,数不胜数,而且啊,都发生在四月十八日赦令发布之前。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你们还记得永光三年的那件事儿吗?
有个叫名忠的男子,胆大包天,竟然去挖了长陵傅夫人的墓。
这事儿啊,虽然发生在两次大赦之前,可是孝元皇帝知道了,直接下诏说:“这种罪行,我绝对不能赦免!”
结果呢,这事儿被严厉追究,全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老百姓们都说,皇帝这么处理,真是大快人心!
可是啊,这皇宫里,总有些让人寒心的事儿。
就像那赵昭仪,哎呀,她可真是能折腾啊。
她不仅扰乱圣朝,还亲手杀害了皇帝的继承人。
你们说说看,这是不是丧尽天良啊?
她的家属啊,按理来说都应该受到上天的惩罚。
可是你们看,她的那些兄弟姐妹们,一个个都还身居高位,跟皇帝亲近得很。
这事儿啊,真是让天下人都感到心寒!
后来啊,丞相和那些大臣们商议之后,决定得依法办事儿。
于是呢,哀帝就罢免了新成侯赵钦和他侄子咸阳侯的爵位,把他们全都贬为平民,还把赵氏家属都迁到了辽西郡。
这时候啊,有个叫耿育的议郎,他上书给皇帝说:
“皇上啊,皇位继承这事儿啊,得有个规矩。
废嫡立庶这种事儿啊,是圣人立法严厉禁止的,也是古今绝对不能容许的。
但是啊,太伯发现季历适合当王位继承人,他就退了下来,坚决辞让,甚至还逃到了吴、粤。
这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啊,不能当作常法来用。
太伯把嫡子的地位让给了季历,以尊崇圣嗣。
结果呢,姬昌终于统一天下,子孙承业,长达七八百年之久。
他的功勋啊,位居三王之首,道德也最为完备。
所以啊,他的尊号被追加到始祖,被称为太王。
因此啊,世上必有非常的变化,然后才有非常的决策。
孝成皇帝啊,他自知早年没有及时生下嗣子。
他考虑到啊,虽然暮年也有可能得皇子,但万一自己去世之后,孩子年幼,未能掌握国家权力,那可咋整?
那重要的权柄啊,必然会控制在母后之手。
母后如果过于骄横的话啊,那可就完了,她会变得贪欲无边、无所不为。
少主如果幼弱的话啊,大臣们也不会俯首从命。
到那时候啊,如果没有周公那样的大臣,忠心辅佐的话,恐怕就会危害到国家倾覆,扰乱天下了!”
话说啊,先帝这老爷子,眼光可真不是盖的!
他瞅着咱们陛下,哎呦,不得了,有贤圣明达的品德,还有仁爱孝顺的恩义,简直就是人中龙凤啊!
先帝一看,这皇位非他莫属,于是乎,就断了去后宫的念头,为啥呢?
就是为了避免,那些因皇帝年幼,而可能惹出的乱子。
他老人家啊,就想着稳稳当当地,把皇位传给咱们陛下,让汉家宗庙安安稳稳的。
可是啊,总有那么几个不懂事的臣子,既搞不定国家的安危,也拿不出什么长远大计。
这帮人啊,不懂得推广圣王的恩德,也不遵循先帝的志向。
他们反倒是在禁宫里搞起了侦探游戏,把宫闱的私密生活,都翻了个底朝天。
甚至啊,他们还敢诬蔑先帝被美色所迷惑,说宠妾因为妒嫉而杀人。
哎呀妈呀,这不就是啪啪打脸先帝他老人家的英明吗?
这简直就是辜负了先帝的一片忧国之心啊!
要说起大德来,咱们可不能拘泥于世俗的见解;要立大功,也不必跟众人一个鼻孔出气。
这就是孝成皇帝的高明之处,他的思维可是比那些臣子们高了不知多少倍。
咱们陛下呢,圣德广大,正合皇天的选择。
那些愚昧的臣子们啊,哪里能理解这样的道理呢!
他们只会拍马屁,却不懂得如何补救过失。
这可是古今共同的大义啊!
事情发生的时候,这些臣子们就像个怂包一样,不敢在当时力争、防患于未然。
反而啊,他们就像哈巴狗一样顺从迎合、阿谀献媚。
等到先帝去世后、尊号都定下来了、万事都已完毕了,他们才开始马后炮地,深究那些无法挽回的往事。
哎呀,攻击宣扬宫闱幽深昏暗处谁也说不清的过错,这简直就是让人痛心疾首啊!
希望陛下,能把这件事交给主管官署去讨论一下,假如正如我所说的那样啊,就应该大大方方地,向天下宣布一下,这事儿的原因和结果。
这样,也能让小民们,都知道先帝神圣旨意的起因嘛!
不然的话啊,让那些诽谤言论,伤害到先帝坟陵的名声,那可就不好了。
这事儿要是再流传到后世去、远达边疆蛮族和外国去、近则传遍海内去……
哎呀呀,那可就与先帝将后事托付给陛下的本意,大相径庭了哦!
孝顺的人啊,应该像咱们陛下一样,善于遵照先父的遗志,善于完成先人未竟的事业,才对嘛!
请陛下好好儿考虑考虑这事儿吧!”
哀帝听了这番话后啊,心里琢磨着:当年能被立为太子,赵太后确实是出了大力的;再加上傅太后也感激赵太后当年的厚恩……
哎呀,这事儿啊,就这么算了吧!
于是乎,他也就不再追究此事了。
可是啊,这事儿,却让太皇太后以及王氏家族,都感到怨恨不已呢!
哎呦,这宫廷里的纷争啊,真是一言难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