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横渠四句: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皇帝圣贤读
【其实,从汉武帝霸主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已经不断变化了。】
【尤其是在佛教传入中土后,儒释道三教论衡,任何一方都难以单独统摄朝堂和基层。】
【甚至到唐代中后期,民间崇佛成风,皇室也大修佛寺、迎佛骨,饶是儒家精英如韩愈等再怎么劝阻,杜牧再怎么哀叹也无济于事。】
弹幕飞出:
“佛教思想对儒家思想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回复——那确实,差点就把儒学干趴下了,韩愈等人发起古文运动就是想挽救衰落的儒学。”
“回复——不至于,冲击是有,但没那么严重,儒学的衰落,主要还是自身出了问题,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无法发挥社会政治功能。”
“回复——是的,而且问题还很大,衰落得很厉害。”
“回复——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理学拯救了儒学的危机。”
“……”
大汉武帝位面。
董仲舒看着高空巨幕,心中略微有些意外。
没想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竟然还会在后世遇到那么大的危机。
“所以,这个理学,对儒学有什么改变呢?”
董仲舒很好奇地看向高空巨幕。
作为吸纳诸子百家思想对先秦儒家思想进行过改造的人,他自然不是崇古派,不会认为儒家思想是不能改的。
……
【因此,到了宋朝,士大夫好不容易与天子共治天下,当然要想办法强化自身。】
【尤其是通过“借鉴”、“致敬”另外两家,用魔法打败魔法,理学也就应运而生。】
……
听到这里。
北宋位面之前的诸多朝代位面。
许多古人对理学越发感兴趣。
……
【说到理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洛阳二程,生于南剑州的朱熹,还有那句:存天理、灭人欲。】
【但理学远非诸圣人创始,它在北宋时期有多位奠基人。】
【比如:“八卦带师”邵雍、“莲花使者”周敦颐,“横渠先生”张载等,《宋史》将他们与二程并列为“北宋五子”。】
【所以,要了解理学从何而来,得先盘一盘这几位老夫子。】
【他们之中,出道最早的是邵雍,他年轻时专研《易传》、《河图》、《洛书》,深谙八卦图像。】
【在他看来,按《易传系辞上传》第十一章所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那世间万事万物,岂非都是不断乘以二产生的。】
【按朱熹《周易本义》记载,邵雍绘制了《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隐约流露出一丝“二进制”的味道。】
【有趣的是,这图后来还被现代二进制创始人、牛顿的好朋友莱布尼茨读到过,这是1701年秋末时,莱布尼茨的一个高卢鸡国传教士朋友从华夏帝都寄给他的。】
弹幕飞出:
“你这个好朋友,是正经的好朋友吗?”
“哈哈哈,神特么好朋友。”
“回复——不懂就问,牛顿与莱布尼茨究竟是不是好朋友啊?”
“回复——肯定不是啊,两人是对头,两人围绕微积分发明权的争论,是科学史上的著名公案。”
“回复——所以,指责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究竟是不是剽窃自牛顿的流数术呢?”
“回复——按当时日不落国王家学会的调查报告,确实是牛顿首先发现了微积分,并说莱布尼茨有意隐瞒他知道牛顿的研究工作的事。”
“回复——这报告一点可信度没有,牛顿是当时王家学会的会长,他虽然在公开的场合假装与这个事件无关,但其实那个调查报告是牛顿本人起草的。另外,他还匿名写了一篇攻击莱布尼茨的长篇文章。”
“回复——好家伙,牛顿私底下这么会玩手段的吗?”
“回复——其实两人的路子完全不同,牛顿是为解决运动问题,先有导数概念,后有积分概念;莱布尼茨则反过来,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先有积分概念,后有导数概念。”
“回复——牛顿确实发现得更早,但是莱布尼茨对微积分表述得更清楚,采用的符号系统比牛顿的更直观、合理,被普遍采纳沿至”
“回复——确实,比如因为这场争端,日不落国他们坚持教授、使用牛顿那套落后的微积分符号和过时的数学观念,使得日不落国的数学研究停滞了一个多世纪。”
“……”
历朝历代中众多古代数学家看到这里,心中思索起来。
对于牛顿与莱布尼茨之间的这场西方学术公案,他们并没有太多了解兴趣。
他们此时更多看到的,是微积分的重要性。
其实在先前一个视频中,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一点。
而此刻,他们进一步知道,微积分对于数学发展的重要性,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重要。
于是。
这些古代数学家之中的许多人,心中都决定一定要把微积分发明出来。
当然,他们也知道很难,但他们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尝试。
……
【如果说,邵雍的创建与数学相关,那比他小6岁的另一位理学奠基人,就是语文书的常驻嘉宾周墩。】
【除了写一下千古流传的《爱莲说》,他还颇喜欢道家思想。】
……
北宋位面。
周敦颐看着高空巨幕那“千古流传”四个字,心中颇为欣喜。
作为一个古人,自己写的文章能够流传千古,自然是大喜事。
……
【甚至,专门写了本《太极图书》阐述“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的道理。】
【这套理论的本质,其实是用《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来解释宇宙本源,填补了“子不语怪力乱神”导致的起源论欠缺,让“儒学宇宙”更加完整。】
【既然“阴阳二气交感”产生万物,人类社会肯定也是阴阳“妙合而凝”。】
【那人间秩序,岂非需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使“阴阳理而后合”?】
【这不就和儒学擅长的领域连上了吗?】
【这就是用对方定义,论证我方立场。】
弹幕飞出:
“好家伙,竟然这么缝合起来了。”
“能找到这么一个缝合角度,也是厉害。”
“孔子不够,老子来凑,老子不够,佛祖来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经学就已经没落,缺乏哲学理论、缺乏宇宙观的儒家学问撑不起偌大江山了,必须要有形而上学理论的支撑。”
“……”
春秋战国位面。
孔子眉头微微皱起。
虽然他曾问道于老子。
但这么一个把他的“君臣父子”思想与道家的思想硬拼在一起的做法,他心中颇为不喜。
不过,他并未过多纠结此事。
很快。
孔子开始思索起另外一个问题。
那便是后世之人说儒家理论存在起源论欠缺。
他觉得,这个问题更值得思考。
本来,儒学讲究的就是人事,“不语怪力乱神”等于是抛开了对世界本源的思考,只讲究在“德”层面上下功夫,如何通过人治来获得事功。
但从后世情况看,不谈起源,却成为了儒学的一个漏洞。
这引起了孔子的重视。
……
【无独有偶。】
【比周敦颐小三岁的横渠先生张载,也有相似的思路。】
【今天我们对他的印象,估计主要是那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弹幕飞出:
“横渠四句!震烁寰宇,传诵不绝!”
“这四句话真是说得太好了,绝对是历代华夏知识分子的最高精神追求。”
“……”
北宋仁宗之前的诸多朝代位面。
无数王侯将相、无数读书人看到这四句话,瞬间呆滞住了。
这四句话,带给了他们巨大的冲击力。
就好像一道电光,劈在了他们的心灵上。
紧接着。
在这些朝代位面。
这些王侯将相与读书人们猛然沸腾了。
“好!格局宏大,意境深远,说得太好了!”
“吾辈读书人,就应当如此!”
“……”
无数古人激动不已。
这四句话,实在是说到他们心里去了,已经把他们完全征服。
……(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大汉武帝位面。
董仲舒高声称赞道:
“善!”
“此四句大善!”
他觉得,这四句话,足以成为读书人的终极目标。
……
【殊不知,张载先生同样“借鉴”了一波道家学术。】
【他认为,既然阴阳二气是“气”,那宇宙本源就应该也是一股“气”,或者叫元气。】
【所谓“太虚即气”、“气为本体”,“气化万物”,世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气”。】
【身为君子,作为典范,岂非就应该如孟子所说:“吾擅养浩然之气”。】
【气、万物、君子,张载将这三个关键连成了一体,而因张载身处关中,因此其学派也被称为“关学”。】
弹幕飞出:
“这不就是气本论吗?”
“气本论,这是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也算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了。”
“……”[]
北宋位面。
张载心中轻叹一声。
从前面的许多视频中看过宇宙大爆炸、太阳地球月亮以及人类的起源等众多知识后。
他现在自然是已经知道,他这一套理论是错误的。
……
【1057年,是儒家“世界线收束”的一年。】
【38岁的张载赴汴京应考,当时的主考官是著名翰林学士欧阳修,同期应考的还有苏轼苏辙兄弟。】
【张载学究天人,身处群星璀璨之时,照样进士及第。】
【风华正茂的他,在汴京相国寺讲解《易经》。】
【也正是在那里,他遇到了周敦颐的学生、邵雍的忘年交、自己的两个表侄子:程颢程颐兄弟。】
【这对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登台论道,侃侃而谈。】
【张载于一旁聆听并称赞:“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后者由此名声大噪。】
【较之前辈,二程最大的创建,在于彻底吸收其精髓,“程朱理学”也成为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
看到这里。
历朝历代众多古人精神一振。
站在理学的角度,前面的几位大儒,应该算是理学的前置铺垫。
而到二程这里,算是进入正题了,要真正讲述理学的核心内容了。
念及于此。
历朝历代众多古人愈发专注地看向高空巨幕。
就算是北宋位面之后,很多知道理学的人,也同样在认真观看着。
他们很好奇后世之人对理学的评价。
……
【主张世界的本源,既非具备数学意义的“八卦”,也不是玄而又玄的太极,更不是难以名状的“元气”,而是一个终极的,指导一切的规则:“理”。】
【在他们看来,“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所以,“八卦”、“阴阳”、“气”等,都不过是天理创造万物的方式,工具人而已。】
【这种至高的天理,不含任何私欲杂念,是纯善的,“天有事理,圣人寻而行之,所谓道也。”】
【可见,“理”在人间的投射,就是圣人所奉行的“道”。】
【道理道理,由此相通,道家学说也应因此被纳入了儒学源流。】
……
北宋位面。
程颢与程颐两兄弟对视一眼,看到了各自眼中的复杂之色。
他们已经知道,这一套理论的根基,已经被后世的科学知识推翻了。
并且,巨幕高悬于空,天下人皆可看见,等于他们日后再传播这一套思想,已经不太可行了。
故而,他们现在的心情,与张载很类似。
一方面,为自己精心构想的理论被证明是错误的而感到苦涩。
另一方面,又为从后世得知了正确的知识而高兴。
……
【那么,圣人讲了什么道理呢?圣人倡导怎样的规则呢?】
【自然是“上下之分,尊卑之义”,这是“理之当也,理之本也”,由此得证“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
【简单来说,二程认为,世界由至高纯善的“天理”创造,投射到世间,便是尊卑伦常。】
【人类遵循这套秩序,就是奉行“天(了赵赵)理”,反之,就是夹带“人欲”。】
【天理盛则人欲灭,人欲盛则天理衰。】
【所以,“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剪除不受节制的欲望,去理解尊奉儒家那一套社会秩序。】
弹幕飞出:
“好家伙,难怪后来的统治阶级喜欢程朱理学这一套,这是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就把阶级定好了。”
“666,把物理课转化为政治课、礼仪课。”
“说白了,就是用天理的说法来为君主专制统治站台,为统治阶级服务。”
“总而言之,一切听我儒家的,天理的解释权在儒家。”
“……”
历朝历代许多古人看着高空巨幕中的那些弹幕内容,微微点头。
经过高空巨幕众多视频的思想启蒙之后,他们已经能理解那些弹幕发言的意思了。
这一套所谓“天理”的说法,对他们已经没那么好使了。
……
【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邵雍、周敦颐、张载和二程,都在为儒家倡导的社会秩序找一个很厉害的“神圣价值”,并将其连接成一套自上而下都可用的体系。】
【因此,他们虽然理论发端不同,但终端十分接近,这也是《宋史》将他们并列的原因所在。】
【而邵、周、张死后,二程的“洛学”俨然吸收了前三个学派。】
【比如,张载的得意弟子蓝田三吕(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在张载过世后,就拜入二程门下,虽仍“守横渠学甚固”,但“关学”总体上渐渐式微,而“洛学”渐渐兴盛。】
……
北宋位面。
张载眉头微微一皱。
对于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这三人在他死后转投他人为师的行为,他心中颇为不喜。
但,其实他更遗憾的,还是看到他创立的学派衰落。
不过,很快他便不再在意汉。
因为这一世,一切情况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