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刘聪立了三年皇后
说,这一上,成汉朝实行大赦,跟过年似的,年号也改成了建元,新气象新得很,让人想放鞭炮庆祝!
可是呢,汉东宫廷明殿却出了怪事,天降血雨。
太弟刘义一看,心里头那个别扭啊,就跟吃了没炸透的春卷似的。
他赶紧把太傅崔玮、太保许遐找来,想问问这到底是咋回事,是不是天要亡我啊?
崔玮、许遐这俩人,那可是老狐狸了,他们一看刘义这架势,就知道他心里头的小九九。
于是,他们就开始给刘义上课了:
“皇上啊,他过去册立你为皇太弟,那不过是安抚人心的小把戏,跟给你发个‘最佳参与奖’似的;
他心里头啊,早就想让晋王刘粲,继承皇位了,下面的官员,也都跟着他的风向标转,比天气预报还准。
如今,他又让晋王当了相国,那仪仗卫队啊,比你的东宫还威风呢!
国家的军政大事啊,也都是他说了算,你连个建议权都没有。
另外啊,那些亲王也都配了营兵,当保镖,你啊,继承皇位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
说不定哪天就有个不测之祸呢!
所以啊,你得赶紧想办法啊,不然就得喝西北风了!”
刘义一听,心里头那个乱啊!
可是呢,他还没糊涂到那份上,他知道这俩人说的都是啥话,于是就没搭理他们。
没想到啊,东宫舍人荀裕,却把这事儿给告发了!
汉主刘聪一听,火了!
他把崔玮、许遐给逮了,关进了诏狱,找了个罪名就把他们给斩了!
然后啊,他又派了冠威将军卜抽,去守着东宫,把刘义给软禁了,不让他参加朝会。
刘义一看,这不行啊!
他赶紧上表乞求贬为庶人,还把儿子们的封爵都给免了,一个劲儿地夸晋王刘粲,请求立他为继承人。
可是呢,卜抽却把表奏给扣下了,没上报!
这卜抽啊,真是个“扣神”,啥都能扣下!
这边的事儿还没完呢,那边汉青州刺史曹嶷,又闹起来了!
他把齐、鲁地区的郡县都给占了,自己在临淄镇守,有十多万军队呢!
他还沿着黄河,布置了戍守的军队,跟要造反似的!
石勒一看,乐了!
他赶紧上奏表说:“曹嶷这家伙想独吞东方啊!我得去讨伐他!”
可是呢,汉主刘聪却害怕了!
他怕石勒灭了曹嶷之后,就不受他控制了!
所以啊,他就没同意!
这刘聪啊,真是个“胆小鬼”,比怕黑的小朋友还胆小!
哎呀,这边的事儿还没完呢,那边刘聪又闹出啥事儿了!
他居然,纳了中护军靳准的,两个女儿为妃!
还册立了靳月光为上皇后,刘贵妃为左皇后,靳月华为右皇后!
哎呀妈呀,这可是三个皇后啊!
左司隶陈元达一看,急了!他赶紧劝谏说:
“三个皇后并立,于礼不合啊!”
可是呢,刘聪却不听!
他还把陈元达,给提拔成了右光禄大夫!
可是呢,明升暗降啊!
实际上是剥夺了他的权力!
这刘聪啊,真是个“套路王”,比宫斗剧的编剧还懂套路!
太尉范隆等人一看,这不行啊!他们赶紧请求,把自己的职位让给陈元达!
刘聪一看,这面子得给啊!
于是呢,他就重新任命陈元达为御史大夫,仪同三司!
哎呀,这官位可不小啊!
可是呢,陈元达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靳月光有污秽淫乱的行为啊!
他赶紧奏报此事!
刘聪一看,这没办法啊!
他只好废黜了靳月光!
靳月光一看,这不行啊!她羞惭愤恨之下,居然自杀了!
哎呀妈呀,这事儿闹得可真大啊!刘聪也因此怨恨上了陈元达……
夏季,四月,晋朝皇帝,实行大赦天下。
六月的时候,有一帮“盗墓笔记”的忠实粉丝,那胆子可真不是盖的,直接把汉霸陵、杜陵还有薄太后陵给开挖了,挖出来的好东西,金子银子堆成山啊!
皇上一听,哎呀,这哪行,赶紧发了个朋友圈,说剩下的金子银子,都得给我收回来,充实咱皇宫的小金库,毕竟这钱不能都让盗墓贼给“提现”了,得用在刀刃上,比如给后宫的娘娘们,买点胭脂水粉啥的!
辛巳日那天,皇上又发了个“大红包”,实行大赦,这可是个大好事。
再来说说汉大司马刘曜,这家伙可是个猛男,进攻上党。
八月癸亥日那天,在襄垣把刘琨的军队给团灭了。
刘曜还想继续“开黑”,进攻阳曲,但汉主刘聪不让他去,说还没平定长安呢,得先“推塔”长安。
刘曜没办法,只好回蒲坂挂机了。
这边陶侃和杜弢,也是互怼得不可开交,杜弢让王贡出去单挑,陶侃一看,就远远地跟王贡说:
“杜弢这家伙,原来只是益州的一个小吏,还‘偷菜’州库的钱财,他父亲死了他都不去点赞。
你本来是个好人,为啥要跟着他呢?
天下哪有一直当熊孩子的人啊?”
王贡一开始还不服气,把脚横在马上,但听了陶侃的话后,神情就严肃起来了,把脚也放下来了。
陶侃一看,有戏啊,就赶紧派使者去告诉他,还割断头发立下誓言,王贡一看,这诚意值爆表啊,于是就投降了陶侃。
杜弢的军队一看,哎呀妈呀,这都啥啊,咋就溃逃了呢?
杜弢自己也跑了,结果死在路上了。
陶侃和南平太守应詹一看,这机会来了啊,赶紧开团,攻下长沙,平定了整个湘州。
丞相司马睿一看,这事办得“666”啊,就赶紧根据皇帝的旨意,给陶侃的部下发了免死金牌,还擢升王敦为镇东大将军,加官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
这王敦啊,一开始,还自己选拔刺史以下的官员呢,结果越来越飘了。
当初王如投降的时候啊,王敦的堂弟王稜,看他战斗力爆表,就想让他在自己麾下打怪升级。
但王敦说:“这样的人,野怪难驯,你的性情又急躁,难以宽容地对待他,反而会转化为团灭的根源。”
但王稜不听啊,坚持要王如在自己麾下。
结果呢,王如屡次与王敦的部将们互喷,王稜一气之下就禁言了他。
王如深感耻辱啊,就拉黑王稜了。
等到王敦对晋朝产生异心的时候啊,王稜还常常规劝他呢。
但王敦一听就不高兴了啊,觉得王稜跟自己不是一条心,于是就秘密派人去引战王如,让他举报王稜。
结果呢,王如就趁着宴会间隙,请求连麦,舞剑助兴,然后趁机封号了王稜。
王敦一听这事成了啊,就假装震惊地说:
“哎呀妈呀,这咋回事啊?”
但还是把王如给封号了,并踢出群聊。
再说说朝廷那边啊,一开始听说张光下线了,就赶紧任命侍中第五猗,为安南将军、监荆、梁、益、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啥的。
然后从武关出发,去上任了。
结果呢,杜曾在襄阳迎接他的时候,还给他哥哥的儿子,联姻了第五猗的女儿。
然后他们就组队了,一万人马,跟第五猗分别占据了汉水、沔水地区。
说,陶侃攻破了杜弢之后,那士气,噌噌往上涨,跟打了鸡血似的,直接冲着杜曾就去了。
心里头还嘀咕呢:
“杜曾啊杜曾,你这次可碰到硬茬了,看我不把你打成‘杜趴趴’!”
结果司马鲁恬一看,哎呀,这陶侃是不是飘了?
赶紧劝他说:“老大啊,打仗这事儿,得先摸摸对方的底细。
你瞅瞅你手下这些将领,哪个能比得过杜曾?
别轻易就觉得,自己能把他逼到墙角去,到时候可别成了‘逼王’!”
陶侃呢,一听这话,耳朵跟塞了棉花似的,愣是没听进去。
直接就把杜曾,给围在了石城。
杜曾一看,嘿,这陶侃还真是不把我当回事儿啊!
行,那我就给你露一手!
他手下的骑兵,那可是多得很,直接就偷偷把城门一开,骑兵跟潮水似的,就冲出去了,绕着陶侃的军队,就来了个背后偷袭。
陶侃的士兵那是措手不及啊,死了几百人。
杜曾一看,行了,今儿就到这儿吧,我撤了!
他还真就下马,给陶侃拜了个别,然后就走了。
你说这事儿逗不逗?
简直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再说说荀崧,那时候他是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屯守在宛城。
杜曾一看,嘿,这还有个软柿子呢!
直接就带兵把荀崧给围了。
荀崧一看,哎呀,我这兵少粮尽的,这可咋整啊?
这时候,他的小女儿荀灌,那可是个厉害角色,才十三岁,就领着几十个勇士,趁夜就突围出去了。
一边打一边往前冲,跟开了挂似的,最后还真就找到了援军。
南中郎将周访一看,行,我这就派我儿子周抚,带三千兵去救荀崧。
杜曾一看,哎呀,这援军来了,我撤!
他就跑了。
这杜曾啊,就是“跑得快”一个!
结果杜曾又给荀崧写信,说:
“荀老大啊,你看我这不是想帮你嘛!我想去讨伐丹水县的贼寇,给你出份力!”
荀崧一看,哎呀,这杜曾咋还变好了呢?
就信了他的邪!
陶侃一看,哎呀,这荀崧咋就这么容易被骗呢?
赶紧给他写信说:
“荀老大啊,你可别被杜曾给骗了!
他可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
你要是不信我,就等着荆州境内,闹翻天吧!”
结果荀崧一看,哎呀,我这宛城兵少啊,还是得靠杜曾帮忙呢!
就没听陶侃的。
这荀崧啊,简直就是“心大”的典范啊!
杜曾一看,哎呀,这荀崧还真是好骗啊!
又带着两千多人,去围襄阳了。
结果围了几天没攻下来,他就又撤了。
这杜曾还是围城专家!围了这么多次城,就是没攻下来过!
再说说王敦那宠信的钱凤啊,那可是嫉妒陶侃得紧呢!
看陶侃立下功劳了,就数次诋毁他。
陶侃一看,哎呀,我这得去找王敦,说说清楚啊!
结果朱伺和皇甫方回一看,哎呀,你这去了,可就出不来了!
陶侃呢,还是没听他们的。
到了王敦那儿呢,哎呀,还真就被扣下了!
后来王敦还把他降职,成了广州刺史!
把自己的堂弟王廙,给提拔成了荆州刺史。
荆州的武将们一看,哎呀,这陶侃刚消灭了大贼寇呢!
咋就被贬了呢?
大家群情激愤啊!
又因为王廙猜忌暴戾,很难共事呢!
就率领部众三千人,前往涢口驻扎去了!
还向西去迎接杜曾呢!
话说王廙啊,被郑攀那帮人攻打,吓得他连忙逃到了江安县,那叫一个狼狈逃窜,简直是逃命的运动健将。
杜曾一看,嘿,这机会来了,就跟着郑攀他们一起往北,去迎接第五猗,一块儿对付王廙,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现实版!
王廙呢,也不甘示弱,领着各路军队就去讨伐杜曾,结果你猜怎么着?
又被杜曾给打败了,屡战屡败啊!
这战斗力,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咱们得给他颁个“最坑队友奖”!
这时候,王敦开始怀疑了,心想:
这郑攀,是不是受了陶侃的指使啊?
于是,他披上铠甲,拿起长矛,就要去找陶侃算账。
把陶侃押出来,又带进去,跟玩儿似的,反复四次,简直是进出自由这操作,随叫随到!
陶侃呢,一脸严肃地说:
“老王啊,你平时挺英明的,怎么现在这么犹豫不决呢?”
说完,他就成了尿遁高手,起身去厕所了,留下王敦一个人在那儿愣神。
这时候,谘议参军梅陶、长史陈颁,赶紧过来劝王敦:
“老王啊,你忘了吗?
周访和陶侃是亲戚,就跟你的左右手一样。
你要是截了左手,右手能不反应吗?”
王敦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打消了猜疑。
还特意给陶侃,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送他走。
化干戈为玉帛,最佳和事佬!
陶侃呢,也是连夜就出发了,来了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
王敦还让他儿子陶瞻去参军,算是给陶侃一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