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司马懿成了骠骑大将军。
话说东吴大将陆逊,真是个机灵鬼!
他给吴王写了封信,满满的都是让国家飞黄腾达的锦囊妙计。
他说:
“大王啊,咱得搞搞仁德,刑罚松点,税少收点,劳役也得减减,让老百姓喘口气!”
他又逗了一句:“忠言逆耳,哪敢一次说完?那些天天琢磨怎么逗您乐的小臣子,净给您送温暖牌小礼物呢!”
吴王一听,乐了,说:
“《尚书》有云,‘我有错你得说’,你现在跟挤牙膏似的,这还算是忠臣吗?”
说完,他就吩咐手下,把这些金点子整理成条,派郎中令褚逢给陆逊和诸葛瑾送去,让他们挑挑刺,该加的加,该删的删。
转眼到了十二月,魏国那边也炸锅了,魏明帝大手一挥,大臣们集体升官。
锺繇成了太傅,曹休成了大司马,还是管扬州那片儿;曹真成了大将军,华歆成了太尉,王朗成了司徒,陈群成了司空,司马懿更是牛气冲天,成了骠骑大将军。
华歆挺逗,还想把官位让给管宁,明帝却不干。
还特意下旨,要征召管宁当光禄大夫,给青州的官府发话,让他们给管宁配豪车,带保镖,用接待国宾的待遇,浩浩荡荡地把管宁请到京城。
可你猜怎么着?
管宁这家伙,愣是不给面子,还是在山里头,喝他的小酒,看他的小溪流呢!
话说这一年,东吴那地界,交趾太守士燮老爷子,嘿,驾鹤西游去了。
吴王一看,哎呀,这位置得有人坐啊,于是就让士燮的儿子士徽接了班,成了安远将军,还兼职九真太守。
另外,又派了个校尉陈时,去当交趾太守。
这时候,交州刺史吕岱琢磨了,交趾这地儿,太远了,管起来不方便,就上书给吴王,说:
“咱们把海南那三郡划给交州,让将军戴良去当刺史;再把海东那四郡,弄成个广州,我自己去当刺史。”
然后让戴良和陈时,往南走,去上任。
可这士徽,不是个省油的灯,自己封自己为交趾太守,还带着自己家族的军队,跟戴良干上了。
戴良呢,就被堵在了合浦。
这时候,有个叫栢邻的,以前是因为士燮的推荐,才在郡里当官的,他就磕头劝士徽:
“咱们得迎接戴良来上任啊。”
士徽一听,火了,把栢邻给打死了。
栢邻的哥哥栢治一看,这不行啊,就召集了自己家族的军队,去打士徽,可惜,没打赢。
吕岱一看,这不行啊,得上书请求讨伐士徽。
他带了三千士兵,日夜兼程地渡海过去了。
有人就跟吕岱说:
“士徽他们家,几代人对交趾人都有恩,现在一州的人都归附他,不能轻视啊。”
吕岱笑了笑,说:
“士徽虽然现在心怀不轨,但他不知道我已经这么快就来了。
如果我们悄悄地来,轻装上阵,打他个措手不及,一定能赢。
如果我们磨磨蹭蹭的,让他起了疑心,把城一围,固守起来,到时候七个郡的上百个蛮族部落,都来响应他,那就算有再聪明的人,也打不了胜仗了。”
于是,吕岱就下令前进,路过合浦的时候,跟戴良会合了。
吕岱还用了士燮的侄子士辅,对他像老师朋友一样客气,派他去劝士徽投降。
士徽一看,行,就带着他六个兄弟,出来投降了。
可没想到,吕岱一挥手,把他们全给斩了。
这事儿啊,孙盛老儿可真逗!
他说啊,安抚边远地区的人,得讲信义。
你看吕岱,对士辅那是客气得不行,师友之礼都用上了,让士辅去劝士徽投降。
士徽兄弟呢,也是实在,袒露臂膀,投降了,性命都交出去了。
可吕岱呢,嘿,把他们给宰了,就为邀功、谋利。
这事儿啊,明智的人一看就知道,吕氏为啥没后代了,这操作,绝了!
再说士徽那边,大将甘醴和栢治,带着交趾的官吏和百姓一起攻打吕岱。
吕岱呢,也是不含糊,奋起反击,大败甘醴等人。
这一仗打完啊,吕岱就把广州给撤了,恢复成了原来的交州。
接着啊,他又进军讨伐九真,斩杀和俘获了近万人。
他还派遣从事向南深入,传播吴王的声威,让境外的那些王爷都害怕了,纷纷派遣使臣向吴进贡。
时间过得快啊,转眼就到了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
春天,吴国的解烦督率领胡综、番阳太守周鲂攻打彭绮,把他给生擒了。
当初啊,彭绮自称举兵起义,要为魏国讨伐吴国。
一些大臣就提议,借机攻打吴国,说一定能成功。
明帝呢,就这事儿向中书令太原人孙资询问。
孙资啊,那可是个明白人。他说:
“番阳的强大宗族前后多次起事,但人数不多势力薄弱,见识也浅陋,很快就都溃散了。
过去,文皇帝曾经详细分析过,吴国的形势,说我军在洞浦斩杀吴军民一万人,缴获一千多艘战船,可是在几日之间,吴军又将人与船聚集到一起;围攻江陵数月,孙权仅仅率领一千几百名士兵,驻守在江陵东门,而吴地并未发生大的动乱;这足以证明他们法纪严明,上下共相维护。
凭此推论彭绮的起事,恐怕不会成为孙权的心腹大患。”
到这时候啊,彭绮果然战败身亡了。
二月那会儿!
咱们在邺城给文昭皇后修“豪宅”呢,王朗老兄就溜达过去瞅了瞅。
结果他一瞧,哎呀我去,那儿的百姓咋都穷得跟难民似的?
可咱们明帝呢,却在那儿忙着建自己的“宫殿乐园”,嗨得不行!
王朗一看,这哪儿行啊?
他就给明帝写了封信,说:
“你瞅瞅啊,大禹那时候,为了救天下的百姓,自己住得跟个流浪汉似的,衣服破得跟抹布一样,吃得也跟乞丐差不多。
还有那个越王句践,为了扩大地盘,也是自己和家人都勒紧裤腰带,勤俭得跟铁公鸡似的。
汉朝的文帝、景帝,也是为了把祖先的事业发扬光大,连自己喜欢的楼台都不建了,就穿个粗布衣服晃悠。
霍去病那小子,虽然只是个中等水平的将领,但也知道匈奴还没灭,就不肯买豪宅享受。
这些人啊,都是有远见的大佬!
他们知道,要对付外面的敌人,就得先从家里开始省钱。
现在咱们这建始殿前面,大臣们开会都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崇华殿后面,宫女们伺候也都忙得跟陀螺一样;华林园、天渊池,玩儿也玩儿腻了。
咱们啊,不如先把宫外的门修修,城墙加固加固,剩下的活儿等有钱了再干。
现在啊,最重要的就是让百姓们多种地,多打粮食,然后训练军队,把军队整得跟模特队似的。
这样一来,百姓就富裕了,军队就强大了,敌人自然就屁颠屁颠地来投降了!”
三月,咱们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带着一大票军队,浩浩荡荡地往北闯,最后在汉中安营扎寨了。
他还特意叮嘱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俩哥们儿:
“你俩就留在丞相府,给我看好家!”
临走前,诸葛亮还给皇帝写了封“情书”,就是出师表了,那话说得,简直比情歌还感人!
他说啊:
“先皇帝创业那会儿,刚看到点甜头,就溜了。
现在天下成了三块大蛋糕,咱们益州的蜀国,那可是最穷最苦逼的一块,简直就是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啊!
可你看,咱们身边的这些大臣们,还是跟以前一样,跟打了鸡血似的在朝廷里忙活;那些忠勇的将士们,在外面也是拼了老命去打仗,为啥呢?
还不是因为念着先帝,给他们发的“年终奖”,想着要报答陛下您嘛!
所以啊,陛下您得听听大家的“吐槽”,把先皇留下的威德发扬光大,让那些有志之士们都嗨起来;可别自个儿给自己挖坑,找些奇葩理由来解释过失,把忠臣们进谏的路都给堵死了。
这宫廷和相府啊,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
谁要是升官了、被贬了,受表彰了,挨批了,都得一碗水端平。
要是有人犯了法,或者立了功,那就得让有关部门按照规定来奖惩,这样才能显出陛下您的公允和明察。
可不能偏心眼儿,让宫廷内外执法成了“双重标准”啊!”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这几位老兄,那可都是心地善良、忠诚得跟二哈一样的人啊!
先帝在世的时候,看他们就跟看亲儿子似的,特意提拔他们来辅佐陛下。
我跟您说啊,这宫里头的事儿,甭管是大事儿小事儿,都得先跟他们几个“唠唠嗑”,然后再办,这样一来,肯定能把事儿办得漂漂亮亮,好处多多,比吃火锅还爽!
再说说将军向宠,这人可不得了,性子平和得跟小绵羊一样,办事公正,军事上那可是杠杠的高手。
先皇在世的时候,就夸他“你真棒”,大伙儿也都举荐他,掌管禁兵,做了中部督。
我看啊,这军务上的事儿,都得找他“取取经”,肯定能让将士们和睦相处,让有能耐的和没那么能耐的,都能找到自己的“小窝”。
我呢,本来就是个种地的老百姓,在南阳那地儿“刨土”吃。
那时候啊,我就想在这乱世里头,保住小命,从来没想过要出人头地,名扬四海。
可先帝不嫌弃我,三回五次地,跑到我那茅草屋里,来找我,跟我聊天下大事。
我呢,也是感激得泪流满面,这才答应为先帝卖命。
后来啊,军事上出了点岔子,我在败军的时候,接了这个烫手山芋,那时候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从那时候到现在,都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都托付给了我,我这心里头啊,跟揣了个兔子似的,砰砰直跳!
自从接了先帝的遗命,我可是天天晚上都睡不着觉,生怕办不好事儿,损了先帝的名声。
所以啊,我五月的时候就渡过泸水,跑到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了。
现在啊,南方已经平定了,军力也充足了,正是咱们勉励将士,统率三军,向北平定中原的好时候。
我呢,也愿意拼上我这把老骨头,去消灭那些奸贼,恢复汉室,重返旧都。
这可都是我回报先帝,效忠陛下的本分啊!
至于处理政事、掌握分寸、听忠言这些事儿啊,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的责任了。
我希望陛下能把讨伐国贼、复兴汉室的重任交给我,要是我办不好事儿啊,您就治我的罪吧,也好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同时啊,也得追究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的责任啊,别让他们偷懒。
陛下自己也得慎重考虑啊,找个稳妥的治国方略啊,听听大家的意见啊。
这样呢我就能感激不尽了。
哎呀,我说着说着就激动得不行了,眼泪都止不住了。
现在啊我就要率军出发了,驻扎在沔水北岸的阳平石马那儿去了。”
说完就率军出发了,驻扎在了阳平石马!
说,蜀汉的“智多星”诸葛亮。
他老人家那是慧眼识珠,征聘了广汉太守姚伷,让他成了丞相掾。
这姚伷,可不是盖的,一出手就荐了一堆文武官员,简直就是人才挖掘机。
诸葛亮夸他:
“要说效忠国家,那举荐人才可是头等功!
一般人推荐人都看颜值、看脾气,咱们这位姚伷掾属,那可是刚柔并济,文官武将通吃,真是广博又有雅量。
我说啊,咱们这些掾属们都学学他,别让我老人家失望啊!”
再瞅瞅明帝那边,一听诸葛亮到了汉中,就跟猫见了鱼似的,琢磨着要出兵攻打。
他还特意找了散骑常侍,孙资,来唠嗑,孙资可是个“知心姐姐”,他说:
“想当年武皇帝打南郑,那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赢了。
他自己都说南郑是个天上监狱,中间的斜谷道就是‘五百里石洞’,地势险得跟玩儿似的。
他啊,庆幸自己能把夏侯渊的军队救出来,所以才这么说的。
武皇帝用兵如神,他知道蜀贼躲在山里,吴匪在水上漂,所以他就忍着,不硬碰硬,这就是所谓的‘有胜算就干,没胜算就撤’的战略。
现在要是出兵南郑,打诸葛亮,那路可难走了,还得调精兵,运物资,再加上防着南方的荆州、徐州、扬州、豫州,防止吴匪来犯,那得要十五六万人呢!
这样一来,兵役、物资都得加,全国都得闹腾起来,耗费可大了,这事儿得陛下您深思熟虑啊。
防守比进攻省钱多了,咱们现在的兵力,派重要将领守住险要关隘,就能让强敌吓得直哆嗦,咱们国家也平安无事,将士们也能养精蓄锐,百姓们也能免了劳役之苦。
几年下来,咱们国力就杠杠的了,吴、蜀二敌自己就衰弱了。”
明帝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就把攻打计划给“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