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第286章 左雄李固马融张衡

  左雄这哥们儿,又去找皇上唠嗑了,嘿,他说:

  “皇上老哥,听我跟你说道说道,虽然你们皇上都爱听好话,喜欢那些正直忠诚的大臣,但是啊,拍马屁的你们也不太待见。

  可是你看啊,历史上那些皇上,不都是因为耳根子软,爱听好话,最后国家搞得一团糟嘛。

  说白了啊,谁都喜欢听甜言蜜语,谁都不愿意听逆耳的忠言。

  那些拍马屁的,就因为说了几句皇上您爱听的话,就得到了您的宠爱。

  而那些真正为国家着想、直言不讳的大臣呢,往往没什么好果子吃。

  皇上您瞅瞅,现在的人都追求富贵荣华,谁都想往上爬,所以啊,大家都学着去拍马屁,真正忠诚正直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这样一来,您听到的都是歌功颂德的好话,那些真正的问题和批评都被掩盖了。

  时间久了,您可就可能被蒙蔽了双眼,最后可能导致国家的危机,那可咋整?

  您看您现在想封赏乳母宋娥,这宋娥确实是个好人,节俭又以身作则,大家都挺佩服她的。

  但是啊,以前有个皇上的乳母叫王圣,就被封了爵,结果呢?

  她造谣生事,还导致了皇太子被废。

  她活着的时候,大家都恨得她牙痒痒;她死了,大家都拍手叫好。

  您看那夏桀、商纣,虽然是天子,可是连仆人都不愿意跟他们在一起,为啥?

  太残暴了呗。

  而伯夷、叔齐这两个普通人,却因为品德高尚,连王侯都愿意跟他们交朋友。

  所以啊,皇上,我觉得给宋娥封爵这事儿,恐怕不是她的本意,也可能违背她的节操。

  我觉得人心都是肉长的,宋娥她可能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封赏。

  现在的百姓啊,一提起王圣还心有余悸呢,大家都怕再出现一个像她那样的人。

  所以啊,皇上,我给您出个主意,咱别给宋娥封爵了呗,每年给她一千万钱作为供养,这样既尽了您的情义,又不会让百姓和官员们说三道四的。

  至于那梁冀的封爵嘛,这事儿不急哈,等过了这段风头咱们再聊。”

  后来啊,梁冀的老爹梁商听了这话,也觉得在理儿,就上书给皇上说:“咱别急着给梁冀封爵了哈。”

  这么来回折腾了十好几次呢,皇上才终于点了这个高贵的头颅。

  夏天。

  四月二十九日,洛阳城突然抖动了起来,我的天呐,原来是地震了!

  五月初一,咱们的皇上就急忙下诏,让那些三公、九卿等大臣们直言不讳地吐槽朝政,顺便再推荐个老实人给朝廷充数。

  这左雄啊,可真是个心直口快的主儿,又给皇上上书说:

  “您看,先帝封了那王圣为野王君,汉阳郡就地震了;现在您老人家封了宋娥为山阳君,洛阳又地震了。

  这女人一掌权,咋就地震不断呢?

  我之前唠唠叨叨那么多,其实就像瞎子摸象,只是想给皇上您提个醒,封爵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

  皇上啊,你因为私情赏人钱财没问题,但这官爵可不能随便给啊!

  还是让那乳母宋娥把封爵还回来吧,也算是给这灾异源头,来个急刹车。”

  左雄这话说得那叫一个恳切激烈,连宋娥听了都吓得直哆嗦,表示要辞让封爵。

  可是咱们的皇上啊,他还是有点儿舍不得,最后还是给封了。

  这会儿,那大司农刘据,因为工作上的小疏忽被责怪了。

  他被叫到尚书台,被人催得跟赶鸭子似的,还挨了一顿揍。

  左雄看不下去了,又上书说:“九卿的地位可不低啊,他们出门都有仪仗队,明帝那时候才开始有打大臣的规矩,但这可不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传统。”

  皇上听了,一拍大腿,觉得有理,就照办了。

  从那以后,九卿们可就再也不用挨打了。

  再后来呢,司空王龚被炒了鱿鱼。

  六月初二,那太常、鲁国人孔扶就顺势而上,被提拔为司空。

  初八那天,洛阳的宣德亭,突然裂开了个大口子,长达八十五丈,吓得人直哆嗦。

  于是,皇上就把那些大臣们推荐的老实人叫来,问他们现在的问题出在哪儿,该咋整。

  那李固啊,他回答说:

  “以前安帝把规矩搞得一团糟,给乳母王圣封了爵,结果把太子位都搅黄了,让皇上您都差点儿栽了。

  现在您好不容易爬出了那泥潭,坐上了帝位,老百姓都盼着您能干点儿实事。

  政治腐败到了家,反而更容易翻盘。

  您应该放宽心,干点儿漂亮事儿。

  可是啊,现在还是有人说,现在的情况跟以前没啥两样。

  我在民间听到这话,心里那叫一个痛啊!

  自从汉朝开张以来,三百多年了,那么多牛气冲天的皇帝,哪个没有乳母的恩情?

  他们难道都不知道给乳母封爵?

  只是因为他们怕老天爷,翻翻书,觉得大义上不允许这么做,所以才没给封爵。

  现在宋乳母虽然有功劳,人品也不错,但赏她点儿钱就够了。

  如果还要给她封地建国,那可就真把汉朝的规矩踩脚底下了。

  听说宋乳母这人挺低调的,肯定会推辞,皇上您应该给她点个赞,让她享享清福。

  那些皇后、妃妾的家族,很少有能善始善终的,难道他们天生就是坏蛋?

  还不就是因为封爵太高,官位太大,权力太诱人。

  老天爷都看不惯他们那么嚣张,他们却不知道收敛,所以就栽了。

  先帝太宠那阎皇后一家子了,封爵赏官跟不要钱似的,结果就悲剧了。

  就像《老子》里说的:‘蹦跶得太欢,摔得也越惨。’

  现在梁商的女儿当了皇后,按《礼经》说的,天子的老婆的爹妈不算臣子。

  所以给梁商封个高爵,还算说得过去。

  可是梁家那帮小子们,却一个个得意忘形得不得了,明帝、章帝那时候可没这么乱来。

  皇上您应该让那步兵校尉梁冀,和梁家那些侍中的人,都乖乖回到原来的黄门小官去,把权力从外戚手里抢回来,还给国家,这不就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儿吗?

  这诏书上白纸黑字写着呢,那些侍中、尚书啊,还有宫里其他当官的娃们,可别随便就想着当官儿,也别指望州郡推荐成孝廉啥的。

  为啥呢?

  这还不简单嘛,他们手里头有权有势,容易搞些小九九。

  特别是那些中常侍们,成天跟在皇帝皇后屁股后头,名声嚷嚷响,威震四方。

  他们的娃儿们啊,吃着皇粮还当着官儿,啥限制都没有,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啊!

  别看这些中常侍们,表面上一副谦虚的样子,也不插手州郡的破事儿,可那些想巴结他们的人啊,一瞅见风向不对,立马就把他们的娃儿们往上一推。

  所以啊,咱得从现在开始,给他们设个禁令,让他们也知道知道,啥叫规矩,跟其他宫廷官员一样,别整天得瑟。

  以前啊,有个馆陶公主,想着让自己儿子当官儿,结果明帝就是不给面子,直接甩给她一千万钱。

  这可不是明帝不在乎钱,而是在乎那小小的官位。

  为啥呢?因为一旦用人不当,那老百姓可就遭了殃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咱还听说啊,像那个长水司马武宣、开阳城门候羊迪这些人啊,也没啥功劳和品德,一上来就直接当官儿了,连试守一年都没有。

  这虽然看起来是小事儿一桩,但慢慢地,就把以前的规矩给破坏了。

  老一辈的圣王们定下的法令制度,咱们后代可得好好遵守啊。

  不管是政事,还是教化啥的,一旦被破坏了,那可就是一百年都恢复不过来呢!

  《诗经》里都说了:“上帝反反复复地折腾啊折腾啊,百姓们可就遭了罪了。”

  这不就是,讽刺那个周厉王乱改祖宗的法令制度,让老百姓受苦嘛!

  现在,陛下有尚书这些人帮忙,就像天上有北斗星一样靠谱!

  北斗星是天上的嘴巴,尚书就是陛下的嘴巴;北斗星掌握着元气,管着四季的变化,尚书们呢,就接收天下的奏章,传达陛下的命令,把政令传到全国去。

  这权力啊,可大了去了,威势也重得要命,责任更是重大得不得了!

  如果尚书们不公正,那灾难可就来了,所以,选尚书这事儿真得小心翼翼,得选那些能辅佐陛下,推行好政策的人才行!

  现在,跟陛下一起治理天下的官员们,在朝廷里有三公、九卿、诸位尚书,在宫里有常侍、黄门,就像一个大门里的家庭成员一样,和谐共处。

  平安的时候,大家一起享福,有难的时候,大家一起扛,这就是团队精神啊!

  那些州刺史、郡太守、封国相们,在外面代表着朝廷管事儿,在里面也得受朝廷法制的约束。

  就像标竿弯了,测出的日影就歪了一样,水源清了,水流就干净,一敲打树根,整棵树的枝叶都会动,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啊!

  所以,朝廷的命令怎么能出错呢?

  维护治理天下的法令和制度,可是现在的头等大事儿啊!

  陛下管理得好,就像河川有堤防,一样稳当!

  堤防牢固了,就算下大雨,发大水,也不会成灾,这就是防患于未然!

  政事和教化一旦确定下来,就算暂时遇到荒年,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咱们有备无患啊!

  但是,如果让堤防穿孔了,那就算万人同心协力,也挽回不了了,因为破镜难重圆啊!

  政事和教化一旦被破坏,就算贤人智者,到处奔波,也恢复不了了,因为覆水难收啊!

  现在,堤防虽然还牢固,但已经开始有漏洞,了就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样可怕啊!

  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朝廷是心腹州,郡是四肢,心腹一出问题,四肢就动弹不得了,因为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啊!

  所以,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心腹的问题,而不是四肢的毛病,因为心腹大患,才是最致命的啊!

  如果能巩固堤防,努力搞好政治教化,先安定心腹,整顿朝廷,那就算有盗贼,寇贼,水灾,旱灾,也不用太放在心上了,因为咱们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但是,如果堤防被破坏,心腹有病,那就算没有水旱灾害,这天下也真的让人担忧了,因为危机已经悄然来临了!

  所以啊,咱们得赶紧行动起来,让那些宦官们下课,削减他们的权力,只留下品德好的常侍,两个人在身边听候使唤;再留下有才智和高雅的小黄门,五个人在殿里干活儿。

  这样一来,批评自然就会停止,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咱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啊!

  哎呀,右扶风功曹马融这哥们儿就开口了:

  “你瞅瞅,咱们现在这些法令条规啊,春夏秋冬的禁令啥的啊,一应俱全了,真心不用再添啥了。

  可是啊,老天爷貌似还是有点儿不爽,百姓们也都哼哼唧唧的,咋回事儿呢?

  说白了,百姓们老是听到朝廷嚷嚷要搞啥善政,但就是捞不到啥实际好处。

  以前人们说的那个让百姓富裕啊,其实也不是说让每家每户都富得流油,就是量入为出,合理安排一下生活。

  所以啊,婚丧嫁娶这些琐事儿,简洁办一下就得了,别整得太花里胡哨,这样,小伙子大姑娘,就能早点儿牵手成功,老祖宗也能及时入土为安。

  农民伯伯们只要踩准农时的节奏,就能有个好收成。

  拖家带口的,谁还有闲心去捣蛋呢?

  这样的人啊,就算有,也肯定是稀有物种了。”

  太史令张衡这老哥哥也忍不住了:

  “咱们这个荐举孝廉的规矩啊,都玩儿了两百多年了。

  一直都是先瞅瞅你,孝不孝顺,再瞅瞅你学法令啥的,有没有慧根。

  可是啊,皇帝老哥你发的那个辛卯诏书,咋就光盯着会不会背经书,写报告了呢?

  就算你孝顺得跟啥似的,不会这些还是白搭。

  这不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嘛!

  就像那个曾参,对爹娘孝顺得一塌糊涂,但他就是玩儿不过言偃、卜商他们那些聪明人,也干不过冉有、仲由他们那些能干人。

  你现在想,挖个十全十美的人才,那可真得是大海捞针了。

  就算外表光鲜亮丽,内里说不定,也有点儿猫腻。

  这不就是跟荐举孝廉的初衷,唱反调了嘛!

  再说了啊,那些太守、国相们,都是朝廷的大红人,管着一亩三分地的安宁,你一下子就把十多个人,都给炒了鱿鱼,这让官吏和百姓们,都忙得跟无头苍蝇似的。

  有些人本来官运亨通,百姓们也挺待见他们的,就因为一时疏忽,就被你给撵走了。

  这不就是搅了人民的好事儿嘛,让他们都哀嚎不已。

  《易经》上都敲锣打鼓了,别走得太远了才想着回头。

  《论语》上也唠唠叨叨了,有错就得认,别怕丢人。

  朋友之间都不能藏着掖着错误,何况是皇帝老哥,你掌管天下大权呢!

  今年上半年啊,天上冒出颗妖星,地上又哆嗦了几下,老天爷的警告,可都明明白白地摆在脸上了,真是让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聪明的人啊,得在灾祸还没露头的时候,就给它来个釜底抽薪。

  现在灾祸都蹦出来了,咱们得火速整治朝政,才能逢凶化吉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