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王晏
秋天七月己丑日,孝文帝又跑到灵泉池去玩儿了,还去了方山。己亥日,才回到宫里。
这皇帝当的,可真是逍遥又自在!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孝文帝可是把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
九月壬寅日,南齐武帝也不甘落后,跑到琅邪城去讲习武事,想让自己的军队更加强大。
癸卯日,北魏那边可就不太好了,淮南靖王拓跋佗去世了。
当时孝文帝正在皇家祖庙祭祀,刚献上第一道祭品,就接到拓跋佗去世的报告。
他一听,立马停止祭祀仪式,亲自跑到拓跋佗遗体旁,哀悼恸哭。
兄弟情深似海,哭得撕心裂肺!
到了冬天十月庚申日,立冬了,南齐武帝初临太极殿宣读历书。
这可是个重要的仪式!
闰十月辛酉日,南齐朝廷又任命尚书仆射王奂担任领军将军。
这可是个重任!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王奂可是肩负起了南齐的军事重任!
辛未日,孝文帝又跑到灵泉池去玩儿了;癸酉日,才回到宫里。
到了十二月,柔然汗国的伊吾守将高羔子,一看北魏这么强大,就带着三千名部众,献出伊吾城池,归附北魏了。
南齐武帝那边,由于全国各地的粮食和帛的价格太低,就想了个办法。
他采纳了尚书右丞、江夏人李珪的建议,从国库取出五千万钱,以及各州州库的现款,全部用来采购粮食。真是“为民着想的好皇帝!
历史是面镜子,可以照见过去,也可以照亮未来呀。
你做过什么,会有人记得的。
说,西陵那位守将杜元懿,那可是个人才啊,有一天他跑去找武帝,一张口就是:
“皇上,您晓得不?
吴兴那边,今年庄稼跟玩儿失踪似的,一根毛儿都没收上来,可会稽那边呢,粮食多得跟山似的。
那些商人,眼睛贼亮,瞅见这机会就跟狼见了肉似的,两边来回窜,人数翻了一番还拐弯儿。
咱们西陵那牛埭,按规定每天就收那么三千五百钱,可我觉得,这税得跟坐火箭似的,翻倍才够味儿!
皇上,您要是能让我把那浦阳南北俩渡口,还有柳浦那四个堤坝,一块儿捯饬一年,我拍胸脯保证,除了正常的税,我还能给您多掏出四百多万钱来。
这查税的活儿,就在咱西陵的地盘上,不影响咱守卫大业;至于其他三个堤坝,我派几个铁哥们儿去盯着,保证没问题!”
武帝一听,这事儿可不小,得让会稽郡那帮人,去合计合计。
会稽那边有个牛人,顾宪之是也,他一开口,那叫一个绝:
“皇上啊,您知道吗?
当初设这牛埭,那可不是为了搜刮民脂民膏,实在是江上那风浪,大得跟要吞人似的,为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才整的。
后来那些管事儿的,一个个跟眼瞎似的,光顾着自己捞政绩,有的把路都堵死了,就剩个独木桥,有的连空船都不放过,也要雁过拔毛。
吴兴这几年,收成那叫一个惨,今年更是惨绝人寰,老百姓饿得跟皮包骨似的,只好往富地方窜。
可那些管堤坝的,还是跟吸血鬼似的,照收不误,一点不减税。
现在有人提议减税,还没定下来呢,就要加倍收,这不是逗乐儿嘛!
皇上您仁慈,开仓放粮,免税救百姓,可杜元懿那小子,他倒好,趁着百姓难,还想多捞一把,这不是往百姓伤口上撒辣椒面儿嘛!
这种没良心的,啥时候都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万一他那主意行不通,又怕朝廷怪罪,到时候还不是得从百姓身上刮层皮下来,这不是给朝廷招黑嘛。
杜元懿那人性子,刻薄得跟刀似的,大家都知道;再让他管个地儿,那不是让狼去当羊村长嘛,他说的心腹,也不过是披着羊皮的狼罢了。
古书上都说了,‘宁有盗臣,无聚敛之臣’,为啥?
因为偷国家的,那还算小打小闹,要是从百姓兜里掏,那可就是伤筋动骨了。
我说啊,方便适宜,得是国家方便,百姓也乐意才行。
我看了看最近那些方便适宜的建议,都是让百姓拼死拼活,还得看老天爷脸色,把地里的油水都榨干了;这眼下对百姓不利,将来对朝廷也是个大坑。
名不符实,这不是扯犊子嘛,违背了治国的根本。
这事儿啊,真得好好琢磨琢磨,不能一拍脑门儿就做决定。”
武帝一听,觉得顾宪之这话儿说得在理,就没轻易动手,这事儿就这么晾那儿了。
说,孝文帝那天,心血来潮,跟满朝的文臣武将,聊起了怎么让老百姓的小日子滋润起来。
这时候,秘书丞李彪,那可是个鬼灵精,他偷偷摸摸给皇上塞了个小纸条,上面写着:
“皇上啊,您瞅瞅那些豪门大户,一个个花钱跟扔纸似的,房子、车子、衣服,那叫一个豪横。
咱们得给他们立个规矩,管管这些个败家子儿,别让他们太得瑟了。
再说说咱这江山社稷,是兴旺还是衰败,关键就看接班的这位,是雷锋还是恶霸。
而这雷锋恶霸呢,又得看咱们怎么教育的。
想当年,高宗文成皇帝就跟大伙儿吐槽过:
‘我小时候读书啊,心跟猴子似的,定不下来,学不进去;后来当了皇上,忙得跟打了鸡血似的,又没时间复习了。现在想想,这事儿不能全怪我,师傅们也有责任,没好好调教我。’
那时候,尚书李䜣一听,立马摘下帽子,跟皇上说:‘您罚我吧,我认栽!’
这事儿就在眼前,咱们得好好吸取教训。
我觉得啊,咱们应该学学古人,给太子配个专门的师傅,好好调教调教他。
还有啊,汉朝那会儿,有个常平仓,那可是救灾的神器啊。
去年咱们京城庄稼收成不好,要是把老百姓都赶到别的地方去,那可就惨了。
他们得丢下家里的活儿,千里迢迢地去讨生活,路上还得受不少罪。
这对国家来说,也是个大包袱。
咱们为啥不建个粮仓呢?
平时存点粮食,遇到灾年,就稳稳当当地分给老百姓。
这不比让他们老远跑去乞讨强多了嘛!
皇上啊,我建议您从州郡的税收里,抽出九分之二,再把京城一年花剩下的钱,都拿出来,专门设个机构管这事儿。
丰收的时候,咱们就买粮食存起来;遇到灾年,咱们就加点利息卖给老百姓。
这样一来,老百姓肯定会更用心地种地,用粮食来换咱们的绢帛,攒钱来买咱们的粮食。
丰年存粮,灾年卖粮,几年下来,咱们就能存一大堆粮食了。
老百姓呢,也都能吃饱穿暖,就算遇到灾荒,也不用担心了。
咱们这可是双赢的买卖啊!”
孝文帝一听,觉得李彪这主意挺逗乐儿,于是就琢磨着,怎么把这好事儿给办了。
秘书丞李彪接着说:“在黄河以南那七州的老百姓里头,咱们得挑几个能人异士,把他们召到京城来,按照中州那官员任用的老套路,看看他们的真功夫,然后给他们分配工作。
这么做啊,一来呢,能彰显咱们圣朝对新来的、旧有的都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
二来呢,也能让长江、汉水那边的哥们儿姐们儿,看到咱们这边儿有多靠谱,心里头更踏实些。
再来说说这家里头的事儿。
您说这父子兄弟,身子骨儿虽然各不相同,但血脉相连,那可是杠杠的。
谁要是犯了错,咱们就单独罚他,不牵扯他的家里人,这可是皇上的大恩大德,够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一家人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是正道儿。
可就有那么些个没心没肺的,父兄被关进大牢了,他们儿子兄弟脸上,愣是一点儿悲伤都没有,跟没事儿人一样;
有的儿子兄弟为了躲刑罚,他们老子哥哥脸上,也没点儿羞愧生气的样儿,还照样儿穿金戴银,吃喝玩乐,那车啊、衣啊、帽儿啊,还是跟以前一样儿一样儿的豪华。
您说,这骨肉亲情,咋就能淡到这份儿上呢,真是让人无语!
所以,我认为,要是父亲哥哥犯了错,得让他们儿子弟弟,穿上白衣服,露着背,到皇宫门口去请罪,让大伙儿都看看,这家人是多么地有“担当”。
儿子弟弟要是犯了事儿,得让他们父亲哥哥上书自责,请求辞官;要是他们职位真挺重要,辞不了,那就得好好安慰安慰,劝他们继续干,毕竟咱们也不能让朝廷缺了人才嘛!
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薄情寡义的人知道,啥叫羞耻,啥叫脸面!
还有啊,这朝廷大臣要是家里老人去世了,丧假一完就得回来上班,还得穿绸缎,坐豪车,跟着皇上去祭天祭祖;戴宝玉,垂帽穗,跟其他官员一起参加宴席。
您说,这哪是尽孝啊,简直就是走秀嘛!
所以啊,我认为,谁家里老人去世了,都得让他们守丧三年,好好尽尽孝。
要是他们不在,部门转不动了,那就下个诏书安慰安慰,让他们继续干,但只能管管大事儿,像收支、奏报、国家庆典这些小事儿,就别让他们掺和了,省得他们累着。
要是他们当兵的,遇到紧急情况,那就得跟古代晋国将帅一样,穿黑衣服在军队里指挥,虽然这么做不太合礼数,但情况紧急,也只能这样了,毕竟咱们得灵活应对嘛!”
您猜怎么着?
这秘书丞李彪的建议啊,孝文帝全听了,一个字儿都没改!
从那以后啊,北魏朝廷和老百姓的钱袋子,都鼓得跟气球似的,就算有时候遇到水旱灾害,老百姓的日子也没咋受影响,还是过得乐呵呵的。
不过啊,北魏朝廷派人去打百济王国,结果被打败了。
这事儿,咱们就另说了,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
太祖高皇帝建元七年,公元489年。
初春,正月里,辛亥那天,南齐的武帝那是精神焕发,跟吃了兴奋剂似的,亲自跑到南郊去祭天,还整了个大赦天下的好事儿,那可是全民狂欢的节奏啊!
孝文帝一看,嘿,这怎么行,我也得露露脸,于是他跑到平城南郊去拜拜天神,还摆了个超级拉风的出行架势,那场面,啧啧啧,简直炫酷到没朋友!
然后,壬戌那天,南齐的临川献王萧映,这位老兄,可就一脚油门踩到底,直接驾鹤西去了,真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演完这场就谢幕了!
说,武帝早年的那些事儿,那时候,他还是个镇西长史的小喽啰,身边有个叫王晏的主簿,那可是个马屁界的扛把子,整天围着武帝转圈圈,把武帝哄得那叫一个心花怒放。
武帝当太子那会儿,王晏也跟着水涨船高,混了个中庶子的小官当当。
后来武帝跟高帝闹了点小矛盾,王晏这家伙立马就装病请假,跟武帝来了个“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不好,我立马闪边”的戏码。
可武帝一继位,立马就把王晏提拔成了丹杨尹,还是跟以前一样信任他,一天到晚找他聊国家大事,那感情深得,就跟穿了一条裤子似的。
那些官员们,从豫章王萧嶷到王俭,一个个都巴结着王晏,想跟他套套近乎,分点好处。
到了二月壬寅那天,武帝干脆让王晏去当江州刺史,可王晏这家伙舍不得离开朝廷这个大鱼塘,武帝心一软,又把他留下来,让他当了吏部尚书,那可是个大肥差!
三月甲寅那天,武帝又封了好几个皇子,萧子岳成了临贺王,萧子峻成了广汉王,萧子琳成了宣城王,萧子珉成了义安王,那可是喜事儿一桩接一桩,跟放鞭炮似的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转眼间到了夏天,四月丁丑那天,孝文帝下了个诏书,说以前发救济品的时候,人都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马也乱窜,结果好多人受伤。
从现在起,不许再这样了,救济品得直接送到孤寡老人、病人、穷人和孤儿手里,细心周到得让人感动!
丁亥那天,孝文帝跑到灵泉池去泡澡,又去了方山溜达溜达,己丑那天才回宫,那可是逍遥自在得让人羡慕啊!
武帝对尚书令、南昌文献公王俭,那可是格外关照,让他三天两头就进宫一趟,其他时候就让尚书令史去找他。
可武帝觉得这样太麻烦了,就让王俭回尚书下省,每个月还能休息十天。
但王俭这家伙,死活要辞掉选拔官员的差事,武帝没办法,只好让他当中书监、参掌选事,那也是个不小的官儿啊,至少不用天天加班到深夜了!
到了五月乙巳那天,王俭就去世了。
王晏这家伙,一掌管了任免朝官的大权,就在朝廷里横行霸道,跟王俭那是死对头。
王俭一死,礼官想按照王导的先例,给王俭追加个“文献”的谥号。
可王晏跟武帝说:“以前只有王导有这个谥号,宋朝以来,可从没给过皇族以外的人。”
王晏说完这话,出来还跟他亲近的人说:“给王俭追加的谥号‘平头宪’,这事儿已经板上钉钉了!”
您说,这事儿活生生的人性呀!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