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琅邪王司马岳登基
哎呦,皇帝老大哥一纸诏书,就派了那兼大鸿胪郭悕,手持符节,一路火花带闪电地,往棘城跑,去给那慕容皝册封燕王。
刘翔这帮人也跟着凑热闹,一路北上。
公卿大夫们呢,也不甘示弱,江边儿上摆起了送行酒。
刘翔端起酒杯,就开始了他的演讲:
“想当年啊,少康就凭那么点儿人马,就把有穷氏给灭了。
句践在会稽那么小个地方,最后也把吴国,给搞得不要不要的。
杂草啥的,得趁早拔掉,仇敌就更不能放过了!
现在石虎、李寿这俩货都在互相瞪眼,咱们皇室的大军啊,就算不能马上横扫北方,也得先把巴、蜀给稳住啊。
要是石虎这老小子先动手,把李寿给吞了,再占了他的地盘,到时候他借着地势,一路杀到咱们东南来,咱们就算有诸葛亮复活,也不一定搞得定啊!”
那中护军谢广一听,大腿一拍:
“哎呀妈呀,这不就是我想说的嘛!”
转眼间啊,三月戊戌那天,皇后杜氏就驾鹤西去了。
到了四月丁卯,大家就把她葬在了兴平陵,也算是个归宿吧。
皇帝老大哥呢,又发话了,说是从王公到咱们这些平民小老百姓,都得把现在的籍贯给定下来,录入户口,这也算是给国家交点儿底儿。
一晃眼儿到了秋天七月,郭悕、刘翔他们终于到了前燕国。
慕容皝这老小子还挺高兴,马上就给刘翔,封了个东夷护军,还让他兼领大将军长史;
那唐国内史阳裕呢,也捞了个左司马当当;
典书令李洪成了右司马;
中尉郑林也顺势被提拔为军谘祭酒,这可真是皆大欢喜啊!
八月辛西那天,东海哀王司马冲,也一命呜呼了,这世界啊,总是充满了离别和哀伤。
到了九月,代王拓跋什翼犍,在旧城南边八里外的地方,修了个盛乐城,也算是给自己找了个新家。
哎,可惜的是啊,代王妃慕容氏,也在这个时候离世了,这可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
这年月啊,真是多事之秋,但咱们老百姓呢,还得好好活着,不是吗?
毕竟生活还得继续啊!
哎呀,话说啊,那年冬天十月,匈奴的刘虎这哥们,带着一股子虎劲儿,嗷嗷叫着就去攻打代国的西边儿了。
代王拓跋什翼犍这老大哥呢,哎呦,也不是吃素的,一瞅这情况,立马就发兵抵抗,结果把刘虎打得是落花流水,那叫一个惨啊!
后来呢,刘虎这哥们两腿一蹬、眼睛一闭,就这么去了,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啊!
他儿子刘务桓就接了他的班儿,继续干。
这刘务桓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现在实力不够,就派使者去向代王求和。
拓跋什翼犍呢,也乐得送个顺水人情,还把自己女儿嫁给了刘务桓,两家算是结了亲,这也算是和亲政策吧,
哈哈!刘务桓还挺会来事儿,又派人去后赵国朝贡,后赵国的皇帝一高兴,就封他做了个平北将军、左贤王,哎呦,这一下子就鸟枪换炮了!
咱们再说说后赵国这边儿,有个横海将军叫王华,他率领水军从海上攻打前燕国的安平,最后还打赢了,哎呦,这哥们儿真是挺有本事的一个人,看来海战他也没在怕的!
前燕王慕容皝呢,他任命慕容恪为渡辽将军,去镇守平郭。
说起来,自从慕容翰、慕容仁之后,前燕国就没再出过什么像样的将领。
慕容恪一到平郭,就开始安抚旧部,还怀柔了新归附的百姓,他数次打败高句丽的军队,让那些高句丽人怕他怕得要命,再也不敢来侵犯了,这慕容恪真是个人才啊!
到了十二月,兴平康伯陆玩去世了,唉,人生苦短啊,好好珍惜当下吧!
那时候的成汉国主李寿,他让太子李势兼任大将军、录尚书事,开始插手朝政。
起初啊,李寿的老爹李雄,是靠着他的俭朴、宽厚和仁慈,赢得了蜀地百姓的民心。
但后来李闳、王嘏这俩哥们儿从邺城回来后,把邺城的富饶、宫殿的华丽说得天花乱坠,还说后赵王石虎,是怎么靠刑罚和杀戮,来管理下属的,哎呦,这李寿听了心里那个羡慕啊,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于是呢,李寿就开始模仿石虎,搞起了“大迁徙”,把相邻州郡的百姓中,每家多于三个壮年男丁的家庭,都迁到成都去,想要充实成都的人口。
然后他就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制造各种奢侈品,哎呦,这生活可真是奢侈啊!
要是有人犯了点儿小错,他就重罚甚至杀人,想要借此建立自己的威严,这可真是个“暴君”啊!
可结果呢,他的左膀右臂,像蔡兴、李嶷这样的忠臣,都因为直言劝谏被他给杀了,可悲可叹!
老百姓因为繁重的赋税和劳役,都累得喘不过气来,路上到处都是抱怨和叹息声,甚至有人开始密谋造反了,看来这李寿的“暴君”之路也快到头了!
显宗成皇帝咸康八年,壬寅,公元342年。
那年春天正月初一的己未日,还发生了日食,老天爷都给示警了,看来这天下要大乱了啊!
到了乙丑日,皇帝大概是觉得,事情不太对劲,就下令大赦天下,想要挽回一些民心,可有些事情啊,一旦做错了,就很难再挽回了,看来这皇帝也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啊!
哎呀,说起来那会儿,豫州刺史庾怿,可是个大忙人儿,心血来潮,给江州刺史王允之,送去了酒,想来个犒劳。
可这王允之啊,心眼儿比筛子还多,一瞅那酒,就觉得里头可能有毒。
这哥们儿也是机智,没直接喝,把酒倒给了狗。
结果那狗一饮而尽,然后就直接“醉”倒在地了。
王允之一看,哎呀妈呀,这事儿可闹大了,于是秘密报告给了皇帝。
皇帝一听这事儿,火冒三丈,直接开骂:
“我大舅子庾亮,以前就闹得国内鸡飞狗跳,现在这小舅子庾怿,又来这一出,真是家族传统啊!”
得,二月里,庾怿受不了压力,直接饮毒酒自尽了!
转眼到了三月,皇帝开始在武帝庙里,供奉武悼后的牌位了。
再来说说那庾翼,在武昌那地儿,老是碰到些妖异的事情,弄得他心烦意乱的。
于是呢,他就想把大本营,移到乐乡去,换个环境换个心情嘛。
可这事儿一传出去,征虏长史王述就不乐意了,直接写信给庾冰吐槽:
“乐乡跟武昌,离着好几千里呢,你几万大军要是真搬过去,那还得修城墙啥的,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而且江州那边,还得逆水行舟,走上好几千里,运送东西,这不是自己找罪受么。
再说了,武昌这地儿,正好是江东,到西边儿的中点,防御敌人,传递消息都挺方便的。
你要是搬到乐乡那老远的地儿,长江边儿上出啥事儿,你都来不及救。
大将就应该守在关键地儿,让敌人没机会。
以前秦始皇,怕胡人灭秦的预言,结果呢,刘邦、项羽就来了;周宣王讨厌那童谣,可后来褒姒还是乱了国。
所以啊,明白人儿都走正道儿,不搞那些避邪的玩意儿。
咱们现在得好好选人事儿,给国家长远打算。”
朝廷里的人一听,都觉得他说得在理,庾翼也就打消了搬家的念头。
夏季五月乙卯日那天,皇帝就觉得身子骨儿,有点儿不对劲;等到六月庚寅日,哎呦,那病情可就越发严重了。
这时候啊,居然有人胆大包天,造假尚书符令,命令皇宫看门的老大爷别让宰相进宫。
这事儿一传出来,大家吓得脸都绿了,跟见了鬼似的。
可咱们这位庾冰老兄,一瞅那符令,嘴角一翘:
“这玩意儿,绝对是山寨货。”
经过一番福尔摩斯般的推理,还真让他给蒙对了!
皇帝老儿有两个儿子,司马丕和司马奕,这俩小家伙儿,还在襁褓里呢,连话都说不清楚。
庾冰这哥们儿,掌控朝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心里琢磨着:
皇帝要是换届了,咱跟新皇帝的关系可就疏远了,到时候还不得被别人抢了饭碗啊。
于是呢,他就跟皇帝嚼舌根子,说国家外头还有一大帮子敌人,虎视眈眈,咱们得找个年纪大点的君王,来镇场子。
他提议让皇帝的同母弟、琅邪王司马岳来接班,皇帝一听,诶,这主意不错啊,就点头答应了。
可是啊,中书令何充这哥们儿,就不乐意了,他说:
“皇位父子相传,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
你改规矩,搞不好就要出乱子。
你瞅瞅那周武王,他咋不把天子之位,传给圣贤的弟弟周公呢?
不是不爱他,而是这规矩不能乱啊。
现在琅邪王要是即位了,那俩小屁孩咋办呢?”
可惜啊,庾冰这哥们儿耳朵像塞了棉花,啥也听不进去。
后来呢,皇帝就下了诏书,让司马岳接班,还把自己儿子司马奕封为琅邪哀王司马安国的继承者。
到了壬辰日那天,庾冰、何充跟武陵王司马晞、会稽王司马昱、尚书令诸葛恢就一起接了顾命国政的大任。
癸巳日,皇帝就驾鹤西去了。
说起来这皇帝啊,小时候接班,啥也不懂;等长大了呢,却挺会过日子的。
到了甲午日,琅邪王司马岳就登基了,大手一挥,大赦天下。
过了几天,己亥日那天,又把皇帝的儿子司马丕封为琅邪王,司马奕封为东海王。
新皇帝居丧期间闷声不响,就把朝政大事儿,都交给庾冰和何充去折腾。
等到秋季七月丙辰日,把先皇帝安葬在兴平陵。
皇帝亲自走路送葬,一直走到阊阖门,然后爬上一辆白得跟纸一样的车舆去陵墓。
葬事办妥了,皇帝回到殿前,庾冰、何充就跟俩跟屁虫似的,在旁边陪着。
皇帝说:“我能继承这大业,多亏了你们俩啊。”
何充这哥们儿就搭话了:
“陛下能继位,都是庾冰的功劳;要是按我说的来,那您现在可就得喝西北风了。”
皇帝一听,脸上就露出了惭愧的神色,跟吃了苍蝇似的。
再后来啊,到了己未日,何充就被提拔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的晋陵各地军务、还兼任徐州刺史,去京口站岗放哨。
这也算是给庾氏家族让了条路吧,免得他们老觉得自己天下第一。
冬季十月,咱们的前燕王慕容皝,一拍脑袋就把国都搬到了龙城,还顺便大赦天下,这操作,简直就是国内的“喜大普奔”啊!
这时候,建威将军慕容翰,就屁颠屁颠地跑来找慕容皝了,说:
“大王,您看那宇文部,蹦跶得挺欢啊,给咱们找了不少麻烦。
现在宇文逸豆归这货夺了权,可那儿的人都不鸟他。
说实话,他才能也就那样,见识也捉急,所以手下一帮将领都是战五渣,国防搞得像筛子一样。
我在他们那儿混过,地形啥的都摸得门儿清。
他们虽然抱了远方的羯人大腿,但那羯人离得太远,基本就是打酱油的。
咱们现在去怼宇文部,简直就是送他们去见阎王。
不过,高句丽这帮人跟咱们是邻居,老是偷窥咱们。
他们心里清楚,宇文部一倒,他们就得瑟瑟发抖,所以肯定会趁机给咱们来个背刺。
咱们要是留的兵力少了,家里就守不住;留多了,又怼不动宇文部。
这简直就是咱们的心病啊,得先把它给治了。
我看高句丽那点儿实力,咱们一巴掌就能拍翻。
宇文部那帮人都是铁公鸡,肯定不会跑远来跟咱们抢地盘。
咱们先拿下高句丽,再回头怼宇文部,就跟玩似的。
把这两个国家都干翻,咱们就能独占东海的好处,到时候国富兵强,再也不用担心家里被偷了,咱们就有机会逐鹿中原啦!”
慕容皝听了,眼睛都亮了,连声叫好!
于是,前燕军就开始琢磨,怎么怼高句丽了。
去高句丽有两条路,北道路好走,南道就得爬山涉水。
大家都想走北道,可慕容翰说:
“敌人肯定会觉得咱们走北道,所以他们北道的防守,肯定严得跟铁桶似的,南道就松了。
大王,咱们应该带精兵走南道,搞个突然袭击,一下子就能拿下他们的都城丸都。
然后再派点人去北道,就算在那儿摔个跤,也没关系。
只要咱们攻下了他们的都城,他们就别想再折腾了。”
慕容皝一听,觉得这主意简直六六六,就照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