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想要亲自主持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兑换的太子扶

  天空之下,大秦众臣看到太子扶苏提出的“先让百姓暂时借用牲畜、器具,之后再彻底用现金偿还百姓的牲畜、器具”的做法,都陷入了沉思。

  因为太子扶苏的这种做法打破了过去对“获利”和“亏损”概念的理解。

  比如以借给百姓牲畜、器具让他们免费为秦国开垦荒地为例。

  如果按照过去的观念来看,在百姓尚未完成为秦国开垦荒地之前,就先将牲畜和器具借给他们使用,这无疑是非常有风险的亏损——交易!

  因为如果先将牲畜和器具借给百姓使用,那么谁敢保证百姓在开垦好相应数量的土地交给秦国之前,那些被使用的牲畜和器具不会因意外而损坏呢?

  一旦百姓因为操作不当或意外损坏了器具,或者因为饲养不当导致牲畜死亡,同时又没有为秦国开垦足够的土地,那么秦国就可能会面临牲畜、器具和土地三方面全部损失的局面。

  这样的损失,谁能承受得起?

  百姓吗?

  如果百姓家中有足够的财力支持,那么秦国或许还能挽回一些损失。

  但如果百姓家中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那么即使秦国将这些百姓罚去做劳役,也不一定能完全弥补损失。

  因为在那个时代,一个普通百姓的生命价值未必能超过一头牛的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秦国面临牲畜、器具和土地三方面全部损失的局面呢?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让百姓与秦国官方签订合同,明确承包多少亩荒地的开垦任务。

  然后秦国官方将这些荒地分配给某个百姓,并且双方签订公契,证明这些荒地由某个百姓负责开垦。

  这样做可以防止后期有其他违法的百姓将他人开垦好的土地占为己有。

  签订好公契后,再让百姓想办法努力开垦荒地,开垦好相应数量的土地后,就可以拿着证明这些土地是其公契的文件去找秦国官方。

  接着秦国官方派人去检验公契上记载的土地是否已经开垦好。

  如果开垦好了,那么秦国官方就会根据公契上记载的土地数量,将百姓所需的牲畜和器具兑换给百姓。

  这种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秦国官方每交换出去的一头牲畜或一件器具都能得到相应的价值回报。

  这样一来,秦国就不必担心牲畜、器具和土地三方面全部损失的情况。

  因此,秦国在牲畜、器具兑换土地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这也是天幕上的《章邯》以及天空之下的大秦众臣在进行类似交易时的主要方式。

  但太子扶苏的做法不同,他直接选择先让百姓暂时借用牲畜、器具,之后再彻底用现金偿还百姓的这种非常有风险的交易方式。

  甚至太子扶苏可以接受在这种非常有风险的交易方式中,出现无法收回相应数量土地的亏损情况。

  但如果把眼光放得更远,从全局的角度来看。

  可以看到,虽然太子扶苏在单纯的牲畜、器具与土地交易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亏损。

  但这种亏损相对于换取提前一年甚至几年完成牲畜、器具与土地的交易,从而使秦国能够提前一年甚至几年获得大量开垦好的土地带来的巨大收益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这种不在乎一次交易的风险,或者愿意通过放弃一次交易的收益,从而换取更大、更多整体收益的思维方式是非常值得秦国君臣学习和参考的。

  甚至在推论下,已经有大臣开始考虑,如果维持一次交易可能会出现亏损,但有可能换取更大的整体利润,那么进行一次这样的“亏损”交易也未尝不可。

  甚至可以从更大的整体利润中分出一部分来补贴这个“亏损”交易,使这个“亏损”交易能够更好地持续下去,从而带来更多的整体利益。

  不知不觉中,秦国众臣对局部经济和全国整体经济的认识都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随后,秦始皇嬴政也回头看向一旁的廷尉李斯吩咐道:

  “以后秦国牲畜、器具与土地的交易方式,也按照太子扶苏所说的来执行。”

  “先让百姓暂时借用牲畜、器具,之后再彻底用现金偿还百姓。”

  李斯此时出列拱手答道:

  “是,陛下!”

  另一边,天下各地的百姓看到太子扶苏愿意先让他们暂时借用牲畜、器具去开垦荒地,等他们将荒地开垦好后再彻底用现金偿还牲畜、器具时,一个个百姓都忍不住激动地议论纷纷:

  “太子扶苏殿下果然对我们最好,我们还没有开垦好荒地,他就愿意先借给我们各种牲畜、器具使用!”

  “没错!如果没有各种牲畜、器具的帮助,我一个人要开垦出一亩荒地,没有两三个月都很难完成。”

  “但如果有了各种牲畜、器具的帮助,我一个人十天半个月就能开垦出一亩荒地。”

  “谁说不是呢,如果没有天幕上的各种牲畜、器具帮助开垦的话。”

  “仅凭我一个人,要开垦出二十亩荒地用来兑换一套犁具,可能需要四五年的时间才能兑换到。”

  “但如果有了天幕上的各种牲畜、器具帮助开垦,我一个人花一年左右的时间差不多就能开垦出二十亩荒地用来兑换一套犁具。”

  “甚至如果全家老小一起出动帮忙,说不定半年多,甚至不到半年就能兑换到一套犁具。”

  “全家老小全部出动,然后一起忙碌几年的话,说不定犁具、脚踏式织布机、小牛、羊羔、小驴等都能兑换个七七八八。”

  “真好,天幕上的太子殿下愿意先借给天幕上的百姓各种牲畜、器具使用,不知道我们陛下能不能像太子殿下一样,也愿意先借给我们各种牲畜、器具使用。”

  “应该是愿意的吧?天幕上的扶苏殿下不是说这样对秦国也有利吗?”

  “既对秦国有利,同时对我们也有利的话,那么陛下应该也会愿意做出同样的决定吧?”

  “如果陛下愿意先借给我们牲畜和器具的话,那么即使是要开垦更多的土地来兑换这些牲畜和器具,我也愿意。”

  “我也是,真心希望陛下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就回头等天幕结束后再去找管我们的官员去说说看?”

  “管我们的官员不是可以向陛下上奏吗?让官员代我们上奏,这样陛下就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这个主意不错,算我一个!”

  “那也算我一个。”

  另一边,旧韩故地,张良看到天幕上太子扶苏甘愿放弃眼前的牲畜、器具的利益,从而换取更大的整体利益时,神色也有些复杂。

  因为直到现在,尽管张良再怎么不愿意承认,但也不得不承认太子扶苏确实太优秀了。

  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王者!

  既能赢得百姓的心,又能顾及国家的利益。

  而且为了换取更大的整体利益,甘愿放弃局部的小利,不在乎眼前的得失。

  最关键的是,直到目前。

  即使太子扶苏知道自己天赋出众,别说同龄人,就连比他年长很多的长辈,也没有几个人能在他面前占上风。

  张良也没有发现太子扶苏有任何骄傲自大、狂妄自满的表现,反而依然保持着谦逊、勤奋好学、尊敬师长等作风。

  面对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太子,即使是挑剔的大秦太子,张良也真的不知道在太子扶苏不死于非命的情况下,天幕上的另一个“对手”到底该如何对抗太子扶苏。

  想到这里,张良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抬头看着天幕。

  【在大致决定了牲畜、器具与土地交易的方式后,太子扶苏接着说道:“牲畜、器具与土地的交易,就从官府辖区开始普及吧。”】

  【“到时候,我和章邯亲自前往各地郡县主持初期的牲畜、器具与土地交易事务。”】

  【听到太子扶苏这句话,吏部尚书刚成君泰宅、农部尚书许子、工部尚书相李贵等人,都不禁皱起了眉头。】

  【如果是由其他人去负责主持各地郡县的牲畜、器具与土地交易事务的话,那么他们倒不至于有什么意见。】

  【甚至如果太子扶苏年龄再大一些的话,由太子扶苏去负责主持各地郡县的牲畜、器具与土地交易事务,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然而,太子扶苏今年才八岁而已!】

  【这样的年龄,终究还是小了一些。】

  【让八岁的太子扶苏亲自前往各地郡县负责主持牲畜、器具与土地交易事务,六部尚书们也真的担心会累死太子扶苏。】

  【甚至说句难听的,如果太子扶苏因为这样的奔波劳累而导致万一发生什么意外,那么他们就真的是万死难辞其咎。】

  【直到今天,在教导太子扶苏这么久之后,无论是刚成君泰宅、许子,还是相李贵,都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一件事。】

  【那就是秦国的未来,在太子扶苏身上!】

  【天下的万民的未来,也在太子扶苏身上!】

  【整个秦国,除了秦王嬴政不能有任何闪失外,太子扶苏也不能有任何差错。】

  【甚至从六部尚书的私心来看,即使秦王嬴政发生意外,也比太子扶苏发生意外要好一些。】

  【如果太子扶苏因此发生什么意外,那么他们也不知道秦国和天下的万民百姓还要等待多久,才能再次等到一个像太子扶苏这样的圣德才智兼备的太子。】

  【但至少他们知道,如果太子扶苏发生意外的话,那么他们多半是等不到第二个太子扶苏了。】

  【所以除了因为太子扶苏带来的某些原因,没有开口劝阻章邯之外。】

  【其余的刚成君泰宅、许子、相李贵、张商、蒙毅等人都苦口婆心地劝说太子扶苏。】

  【然而,太子扶苏最终还是坚定地摇头说道:“我作为秦国太子,如果不去亲自前往秦国各地郡县查看,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情况。”】

  【“那么我又怎么能知道现在秦国百姓的生活是好是坏?”】

  【“更何况我是大秦太子,本身就肩负着代替父王巡视秦国上下,安抚秦国百姓民心的职责!”】

  【“现在秦国正在准备攻占六国,一统天下,无数的老秦将士都在战场上奋战。”】

  【“此时如果我能亲自慰问他们,这样一定能让大秦民心更加安定,同时老秦将士对秦国和父王也会更加忠诚、信任。”】

  【“而且作为未来的秦王,真正能够随意出行的时间,恐怕也只有未来的这几年了。”】

  【“如果我不趁着这几年前往秦国各地郡县走一走,好好了解各地的具体情况。”】

  【“那么日后等我继位成为秦王后,想要再去各地郡县走一走,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另外,我对秦国各地郡县了解得更多一些,也有助于我今后更好地管理秦国上下。”】

  【“所以各位卿家不要再劝我了,我一定要趁此机会亲自前往各地郡县走一走。”】

  【面对太子扶苏坚定的意志,六部尚书只能无奈地说:“这件事,殿下还需要得到陛下的同意。”】

  【在眼见各种劝阻无效后,六部尚书只能寄希望于秦王嬴政,希望秦王嬴政能够拒绝太子扶苏的这种请求。】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