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黄河河伯,首阳仙山
再说那位彩衣女仙在接过归灵圣母后便告别玄龟老祖,直接前往洪荒东方大地。
尽管从穿过巨山内部的大陆回到茫茫道场最近且时间最短,但她知道现在大陆之内正是洪荒纷争之地。
于是彩衣女仙决定绕过东方大陆。
从北海出发,一路上迎风踏雪,日夜奔波。
走了很久,终于抵达了洪荒东方大陆,此时正值早春时节。
只见三阳运转,万物生机,大地一片美丽景象。
三阳运转,满天美景如画;万物生机,处处芬芳交织。
与北海相比,这里虽然还有一点寒冷,但生机勃勃的景象却非北海所能比拟。
只见几朵残梅点缀着几片雪花,脉脉流水在云中流淌。
微风吹过,冰封的山泉解冻,尽显生机而不枯竭。
如此度过“八卦灵”浩荡神威,御神之术,香花习俗温暖之时。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事遇良辰万事顺。”
这次四海归墟之旅,彩衣女仙收获颇多,所以心情极好。
心情愉悦,再看洪荒风景时,山水草木、风霜雨雪都显得可爱许多。
只见道旁杨柳绿眼,春雨滋润万物生长。
这一天,师徒四人来到黄河边。
“轰!”
黄河之上,雷霆爆发,轰鸣而下。
有一位先天灵体在此渡劫。
与此同时,四周早已围满了前来观看热闹的生灵。
有金仙,有太乙金仙,甚至还有大罗金仙。
但在化形劫之下,所有人都保持足够远的距离,只在远处观望,不敢靠近。
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被那雷劫殃及。
当然,也有人是因为忌惮站在那里的一位混元金仙。
不错,站在这里观看渡劫之人是位仙子,那归灵、紫荷、碧霞三人也在云端后面观望着。
彩衣女仙师徒四人之所以没有远离那位化形劫的主人公,正是因为那位化形劫的主人公正是彩衣女仙新收的弟子,也是她的幼弟。
一门之中,师生之间,彼此气运相连,所以不需要远离。
几天后,雷霆结束,乌云散去,天空再次呈现蔚蓝。
只见那位化形成功的人:
身穿道服飘逸闪烁,腰束丝绸光华交错。头戴布斗星巾,足登仙鞋。炼元真气,脱本真身,功行圆满时奏乐欢歌。回首走廊,攀登宝阁,仙道境界三度触摸。
看透原流星气神,河水成道不虚错。迷蒙香云出翠屏,小仙正是黄河霸。
“黄河河伯参见娘娘!”
看着眼前化形后拥有太乙金仙实力的大汉,彩衣女仙点头满意。
现在,彩衣女仙门内众人,尤其是与河伯和她道法最为契合。
如果没有意外,河伯日后一定能成为一位大罗金仙。
如果彩衣女仙能成功以水之根本证道,河伯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位混元金仙。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依靠彩衣女仙的谋划。
毕竟,河伯是天下万水的掌控者,这是天道意志赋予他的命格。
挥手间一道法力将河伯托起,师徒五人变成了六人。
师徒五人继续向南走去。
几年后。
师徒五人在一座紫色的大山上走过。
好一座高山,非常雄伟!
仙峰险峻,重峦叠嶂。山坡上长满瑞草,灵芝丛生。
根连而秀,顶接天同。青松翠柏,紫菊红梅。
孔雀潭惊飞,玉笛声声。怪松如古鼎,宝树照沙堤。
高山近日红,溪水低流缓。清幽仙境院,景色胜瑶池。
这座山因靠近东海第一高峰,所以当羲和仙子骑【大日龙车】从汤谷出发时,站在山顶的人正是整个东大陆上最先看到太阳光芒的人。
原因正是太阳的光芒最先照耀这座山,因此得名“拜阳”。
现在,归灵、紫荷、碧霞、河伯四人只见此山景色秀丽。
然而,彩衣女仙却看到了山中的先天铜精。
金有先天与后天之分,也有庚金、辛金之别。
先天庚金与先天辛金交合之物便被称为先天之“铜”,即“共”之意。
先天之铜又分为白铜、青铜、红铜、青铜与紫铜。
两金交融后,又被五行木气视为“青铜”,这是木气之意;
两金交融后,又被五行火气视为“红铜”,这是热闹之意;
两金交融后,又被五行土气视为“青铜”,这是土气之意;
两金交融后,又被五行水气视为“白铜”,这是水气之意;
只有纯金之气被视为“紫铜”……
这种方法在后世也是如此,纯铜也被称作紫铜。
而在这一刻,在彩衣女仙的拜阳山下,正是因为地下有丰富的先天纯铜,所以拜阳山才呈现出紫色。
紫色是百气之王,所以显得高贵。
彩衣女仙还知道,后世那位太清道人将会到拜阳山开道场。
因此,在彩衣女仙的拜阳山上有两处宝地,一处是玄都洞天,一处是紫府洞天。
前世里,那位太上道人手下的玄都洞天曾被太上赐予道号——玄都大法师。
玄都洞天有一座宫殿,名为大罗宫;紫府洞天也有一座宫殿,名为八景宫。
前者在前世是玄都大法师的道场,后者则是太上道人的道场。
现在,盘古三清尚未分家,人类也尚未诞生。
因此,在洪荒中一群大能者,包括那位太清道人,因为时机未到,没有人能够发现这座山的秘密。
然而今天,拥有前世记忆的彩衣女仙路过此处。
前世里,彩衣女仙死在太上和元始两人手中。
情可原,恨无绝期。
唯有真情,久别重逢。
现在,她既然已经路过了拜阳山,又怎会空手离开?
只见彩衣女仙一笑,吟唱道:
“妙妙妙真是巧,玄玄玄更玄。左右皆演道,默语是神仙。”
“掌如珠异,空似月圆。功成我之道,入大罗天。”
“娘娘为何如此高兴?难道眼前的这座山有什么玄机?”
“我们看这座山却是平常,不像有什么机缘。”
彩衣女仙一笑,归灵等四人自然难以理解。
毕竟,即使是太清道人都感受不到这里的机缘,他们又怎能感受到呢?
这就是:“有缘千里能相逢,无缘对面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