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赵三发
戴上斗笠,带着皇后去皇宫培养感情,
皇帝还在外面玩得非常尽兴,不想回宫,宫里却闹得天翻地覆,只有和珅不急,任何紧急情况都不能让他着急,太后今天传李传卫进宫问:“逍遥王,你知道皇上在哪里吗?”
李传卫看了看旁边的宫女和妃子,太后让她们都退下后,才悄悄地说:“皇上最近喜欢闯荡江湖,正与一位女子在京城郊外的一处宅子里,本王派了很多高手在四周保护,和珅也派了很多厨师伺候,皇上的大事我都会派人通知皇上,小事和珅会处理,如果有紧急情况,皇上半个时辰就能回宫,太后放心吧,皇上只是有点兴趣,过几天就会回来。”
太后听后“二九七”字都安心了,不再担心,让李传卫继续说了会儿话,就出宫了。李传卫回到府邸也不管外面的事,陪陪儿女,给孩子们讲故事,虽然孩子们听不懂,但都很安静地听父亲讲故事。
皇上也玩腻了,和珅选好时机成功救驾,皇帝回到宫中,乐昌将被安排到陈瑞负责的家中,晚上就被李传卫宠幸,乐昌不敢反抗,红莲也在王府被宠幸,每天都在王府的小戏台说书给大家听,过得非常开心。
李传卫知道不久后山东将有大灾,于是写信让府里的人去风老家把老宅存粮运到京城准备救灾,以收买民心。
时间就这样过了两个月,最近朝廷收到很多山东的奏章,有的奏报大灾,有的奏报没有灾情,山东巡抚德祥也给和珅送来了很多银两,让和珅多批救灾田赋。山东河泽知府则通过陕西布政使将书信传到京城给皇上,告诉具体情况,于是纪晓岚开始有意无意地在皇上面前提到山东的灾民。
其实皇上也知道山东受灾,但心里更在意的是准噶尔叛乱的事情,需要派兵,国库又没钱,上次李传卫夺回来的钱,被户部拖了几天入库少了好几千万两,现在对国库的检查可能很快。
正好可以查山东的贪污款项用来做军费,纪晓岚用计把皇上带到城外的灾民聚集地,看到满地的灾民,幸好有很多人在帮助朝廷救灾,皇上高兴地说:“我大清真是好人多,你看现在灾民都能吃上饭了。”上前一看锅里发现粥煮得还很多,正想问是谁做的。
只见晴格格,现在是王府侧福晋,仔细看很多人都认识,这不是逍遥王府的女眷吗。晴格格见到皇上立刻行礼:“皇上万安。”
皇上说:“这都是你准备的?”
晴格格说:“是的皇上,昨天把灾民的情况汇报给王爷后,王爷就把府里闲着的女眷都叫出来救灾,在京城外围直接隶属于消府的共有100个发粥点,家里还在丰时代营借了些帐篷,在那边为灾民搭建帐篷。”
皇上没有说话,和珅立刻说道:“逍遥王不愧是对大清绝对忠诚,什么事都是为皇上着想,如果皇上不出来看,都不知道王爷的伟大行动。”
纪晓岚说:“昨天臣出去看时还没有人来救灾。”
晴儿说:“王爷说,天灾无情,人有情,发动京城的商人一起来救灾,富商多设几个发粥点,穷人设一个,哪个酒楼都要开设发粥点,现在这些灾民已经安定下来了。”
皇上高兴地说:“李传卫不错,好,好,好。”不过心里想的却不是这样。
皇上看了看附近的几个发粥点,也放心了,于是派和珅去山东查案,每年都会发放那么多救灾物资,竟然有这么多灾民向京城涌来。
和珅不敢去啊,谁都知道这是个大案,更何况他也没洗干净,想了好久在刘全的提醒下想出了装病的办法,以为可以躲过去,谁知皇上派纪晓岚给和珅送来一根拐杖,意思就是你拄着拐杖也要去,和珅没办法,山东不能不去,最后跑到庙里给太后求福,这个谁也不敢拦……
经过一番智斗勇斗,和珅最终被纪晓岚弄去了山东,纪晓岚又犯了爱管闲事的毛病,非要一起去,算是给皇上面子才说和珅不可信,把和珅气坏了。
到山东河泽找到河泽知府刘舜,了解事情的始末,但由于前面有不良记录,刘知府不相信纪晓岚,没有把证据交给他。回到济南,纪晓岚又不相信德祥发放赈灾款的方式,从头到尾亲自监督,并向民众保证第二天发粮,结果晚上被和珅约去喝酒,酒里下了迷药,早上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妓院的床上,又被灾民围困在床上,立刻失去了民心,暗中刘知府见此情景非常愤怒,便把纪晓岚一起告发了。
皇上收到参纪晓岚的奏折时非常生气,真是书生误国,于是下了一道圣旨把纪晓岚从和珅那里押解回京,还赏赐了囚衣,让纪晓岚颜面扫地。
回到京城的纪晓岚被皇上骂得遍体鳞伤,恨铁不成钢啊,这么一个简单的陷阱都看不出来,于是派纪晓岚给和珅当仆人,让他跟着和珅学习如何做官。
李传卫看了这一系列情报,对纪晓岚也是无语,对大清绝对忠诚,对百姓非常负责,但就是太直率,脑子转不过弯,如果不是看在他将来有用,早就收拾了,这种人最可怕,除非死了否则非常固执。
这次李传卫不打算帮和珅,等他吃了大亏,后面才好谈拉拢,今天带着斗笠回报:“在直属地界发现了一个和王爷一模一样的人,名叫赵巴发,王爷怎么处理?”
其实李传卫一直避免与他相见,因为还不知道如何处置,现在既然天意让他找到了,那就交给天意吧。
李传卫说:“你觉得该怎么处理?把他和熟悉他的人一起处理掉,一个和本王一模一样的人存在很危险,本王要亲自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