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太子的刁难
不过有人并不打算放过他,太子李承乾喊道:“三弟,三弟不是一直是我们兄弟中最聪明的吗?现在朝廷遇到了问题,不知道三弟的聪明才智能否贡献出来,为朝廷解忧啊。”
李世民听李承乾这么问,脸色骤变又立刻恢复原样,李恪说:“有太子在,没有我这弟弟插手的地方,弟弟只想去看一眼母妃就离开,之后还想收拾一下去城外,恐怕帮不上各位,还请见谅。”
赵国公长孙无忌原本觉得在皇上面前这样做不好,但看到李承乾开了口,也不能就这样放过李恪,便说:“蜀王这样说也不对,身为皇子应该为朝廷效力,况且蜀王你连问都不问清楚事情就说是解决不了,未免太草率了吧。”
李恪说:“李恪看着父皇和这么多大人还有太子商量了这么久也没有解决,李恪自问学识远不如各位大人,各位大人和太子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李恪自然也解决不了。”
几位军方人士都没有发言,这种皇家内斗还是少插嘴为好,房玄龄这个老狐狸也说:“蜀王殿下还是说一说吧,说错了也没关系,皇上也不会怪罪。”
李恪看今天是做不好的了,看来有些人都是向着太子李承乾的,既然如此就让他吃点亏吧,又问:“啊,那个梁国公你说的突然是什么事情?”
房玄龄说:“是这样的,我们大唐骑兵每年都有不少战马的马蹄损耗,而不是在战场上,这也导致我们大唐骑兵越来越少,而马蹄主要来源于突厥,而突厥为了限制我们大唐骑兵,所以对我们大唐购买马匹有很多阻碍,不知道蜀王殿下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
李恪想了想问:“朝廷准备拿多少钱来解决这个问题?”
长孙无忌说:“户部只拨了两万贯钱来解决这个问题。”
李恪想了想说:“这个问题不难,户部把两万贯送到本王府上,本王会想办法解决。”
这次连李世民都有些动容,长孙无忌这个老阴货说:“蜀王殿下不是最近缺钱,想拿朝廷的两万贯去花销吧。”
李恪说:“如果赵国公不相信本王,那就不该问本王,问完又不信,那是在耍本王吗?”接着盯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被李恪这么说也说:“不是臣不信王爷,因为这是国家大事,不容马虎。”
李恪说:“那不如这样,本王和各位大人打个赌,怎么样?”
长孙无忌问道:“赌什么?”
李恪说:“如果本王收了户部的两万贯能解决马蹄损耗问题,在座的各位和太子殿下每人输给本王十万贯钱,或者十万石米,如果本王收了钱无法解决马匹损耗问题,本王自请前往封地,终身不入长安,各位大人意下如何?反正本王在长安也确实碍眼,这样也遂了各位的心愿。”
李世民先阻止说:“为了德行吗?朝廷大事岂能像小孩儿的游戏,何况朝廷很多大臣都讨厌你,希望你离开。” 李世民心里其实只是不知怎么说出口,这是他最聪明的儿子,看到这么多大臣都在为难他,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这些人都是跟着他的功臣,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李恪笑着说:“既然如此,那臣子告退,不打扰父皇和各位大人商议政事。”说完就要离开。
长孙无忌和其他几位大人互相看了一眼,机会不能错过,果断喊道:“蜀王殿下留步,赌注我们接受,不过一定要有一个时间限制才行,否则无限期拖延恐怕不好。”
李世民惊讶地说:“无忌你们……” 没想到这些大臣竟如此不给自己的儿子面子。
长孙无忌立刻对李世民说:“陛下,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和蜀王殿下打这个赌,而是这关系到朝廷大事,我们反而希望我们输,蜀王赢,这样就能解决数百万马匹的损耗问题,这可是功在千秋,只怕到时候蜀王殿下的大名将传遍大唐每一个角落。”
李世民听完长孙无忌的话立刻问李恪:“为了德行,你觉得如何?如果不行就不要勉强,让各位叔叔伯伯认错就算了……”
李恪说:“父皇,臣子已经说出去的话怎能收回,真的输了也没关系,臣子就去封地安享晚年吧。”接着对长孙无忌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各位叔叔伯伯什么时候把钱送来,本王什么时候解决问题就行,九个人总共九十贯。”
李恪确实难为了在场的一些人,长孙无忌拿出十万贯没问题,不代表其他人也能,比如郑国公魏征就是卖了他也拿不出来,更何况其他人拿出钱来也要伤筋动骨,长孙无忌说:“蜀王殿下恐怕是解决不了问题,故意在钱上为难我们这些能臣吧。”
李恪笑着说:“既然赵国公这么确定本王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不一个人拿钱出来,也不要为难各位大人,反正本王解决不了问题,你再把钱拿回去就行了,对你又没有损失,你怕什么呢?”
这次李世民都没说话,双方势力已经斗得这么激烈,他也不好插手,最多到时候下旨让蜀王每年回长安一次就好。
李恪说:“各位大人慢慢商量,本王先去看看母妃。父皇,臣子告退。”说完也要走。
其他人都没有意见需要商量,不过李承乾却忍不下去喊道:“三弟等一下,我同意。”接着对长孙无忌说:“舅舅,宫里还有几万贯,先拿出来,各位国公也先把钱拿出来,不够再从舅舅这里支应。”
李世民看着这个儿子非常失望,心里实在容不下自己的弟弟,各位国公也很烦恼,你打赌拉上我们干什么,特别是军队的几个人,程咬金说:“太子殿下,臣家里现在没多少钱,凑一凑估计能凑出两百万贯。”
强烈推荐《重生之农村爱情》《重生乾隆王朝》《重生之人生成峰》《重生之巅峰权贵》《重生之皇家警察》
非广告提醒您:读书三件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