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294章 颠倒黑白

   “这不是很好吗?按照证据把案子断了就是了。”

  苏谨皱着眉头。

  对于两人隐瞒不报的行为,苏谨虽然理解,但也很不高兴。

  尤其是这事发生在晋江学堂,一个处理不好,对学堂就是一场很大的信任危机。

  到了那时候,谁还敢把自家孩子送进来上学?

  没有了百姓的孩子,难道苏谨要给那些土豪劣绅做贵族学校?

  王越脸色有些尴尬:“大人,前日周佥事带着公文来了,说这件案子直接交由提刑司接管。”

  苏谨的颜色低沉下来:“然后呢?”

  “下官属提刑司管辖,问案一事也只能交由提刑司处理。”

  “还有,验尸的仵作也被他们带走了。”

  “坏了!”

  苏谨大怒:“他们想改验尸报告!”

  他心里清楚,一旦验尸报告被篡改,‘谋杀’就变成了‘误杀’。

  再加上人犯是少年,很有可能从斩刑改为徙刑,再加上家里运作...

  此案性质恶劣,想要平息并不容易。

  如此要案,一般会由地方先审讯、断案后,将卷宗发往上一级的提刑司复审。

  然后就是刑部,最后等皇帝勾决。

  但一般在地方就会把案子性质定下来,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很难翻案。

  只有最后到了老朱那里,才有可能改判。

  但这个改判只是量刑,很少会直接发回重审。

  提刑司明显收受了好处,想要越过地方,直接将案子断死。

  苏谨虽然是知府,堂堂朝廷四品大员。

  但他的手再长,也伸不到提刑司去。

  刘永皱着眉:“大人,咱们现在怎么办?”

  马三一脸晦气呸了一口:“老爷,给我几天时间,我亲自去把那几个狗杂种的脑袋剁了!”

  “少添乱,这是弄死几个人头的事?”

  苏谨啐了马三一口,没再理他。

  都不用去看,这件事闹得这么大,苏谨也知道现在百姓们都在观望呢。

  要是一个处理不好,晋江学堂,不,整个泉州办学堂的事,就算是瞎了。

  揉着眉心,苏谨有些烦躁。

  他办学堂的事本来就很低调,因为他清楚这种事情就是在挖士族的墙角。

  他本希望趁着自己还在泉州掌权之时,能够低调将学堂办起来。

  等几年之后,这些孩子长成参天大树之后,必能改变这个时代。

  可他么现在被两个杂碎搞得乌烟瘴气...

  “马三,让李源跑一趟福州府,想办法接触到那个仵作,剩下的不用我多说吧?”

  “是,老爷”,马三嘿嘿一笑:“他狗日的要是敢乱说话,小的灭了他全家!”

  “屁!”

  苏谨瞪他一眼:“我是让李源去给我保护好这个仵作!别被人灭了口!”

  提刑司那边已经不用想了,仵作要是不配合,他们也能换一个仵作。

  为今之计是保住这个接触死者的第一人。

  “王越、刘永,将此案的卷宗、经手人,尤其是案发经过,详详细细的写一封报告给我。”

  “是,大人。”

  “刘永,给你个任务,尽快平息民情,但就算老百姓有怨言,也不许给我强压!”

  “低调处理,明白吗?”

  “但要是发现有人趁机造谣、传谣,引导舆论,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是,大人!”

  “马三,跟我去一趟永宁!”

  。。。

  杭州府。

  杜浩明接到杜晋山的来信,皱眉不展。

  他暗自恼恨杜晋山没经过他的允许,居然敢擅自‘勾搭’苏谨。

  但这个侄子却必须要救。

  两家既是宗亲,也有极深的利益纠葛。

  倘若这件事不帮着办,以后的事就很难说了。

  但他一个杭州知府,虽然贵为朝廷四品大员,但也不敢轻易伸手去刑部。

  从看到这件事的始末之初,他就清楚此案一旦爆出,就是轰动全国的大案!

  陛下一定会盯着这件案子,自己要是敢乱伸手,后果不堪设想。

  “这混账!怎么教儿子的?”

  “犯事也就罢了,居然还敢跑到苏谨的书院去惹事!”

  他匆匆起身,命下人伺候他换好官服,吩咐管家:

  “备车,去别苑。”

  如今能救这个远房侄子的,也只有皇孙。

  但如何说辞...

  挂在杜晋山名下的西湖别院,他自然是不敢去住。

  但他的宅子虽然没有别苑那么大,但也在西湖边上。

  沿湖绕行半圈,很快就到了朱允炆暂住的别苑。

  “杜大人?你怎么来了?”

  朱允炆有点奇怪。

  今儿是休沐日,杜浩明本应在府中休息,怎么会跑到自己这来?

  旋即想到了什么,眉头一皱:

  “杜大人,今日再有什么饮宴,本宫可说什么也不去了,这钱庄的事情可还没忙完呢。”

  杜浩明苦笑:“殿下,臣这次是来求救来了...”

  朱允炆一惊:“怎么了?难道是家中出了什么事?

  杜大人莫急,进屋慢慢说,只要是本宫能出上力的,必不会推辞!”

  进得屋里,杜浩明也顾不上寒暄,苦着脸冲着朱允炆深深一揖,:

  “殿下,臣是来求您救救族侄的命。”

  “怎么回事,坐下慢慢说。”

  杜浩明眼眶泛红:“殿下,我杜家在前元之时,因战火流离,一支去了福建定居,但多年也一直没断过联系。”

  “到了我们这一辈,我这堂弟香火不旺,只有两个男丁。”

  “前些日子,苏大人在泉州办了一处书院,我堂弟就让幼子入学了...”

  “书院?”

  朱允炆一皱眉:“苏谨不过是个进士出身,还是个不学无术之人,有什么资格办书院?简直胡闹!”

  “是啊”,杜浩明苦笑:“可我那族弟在苏大人治下,又不得不委曲求全。”

  “嗯,必是那苏谨怕招不到学生,强令各家往书院送孩子吧?”

  “想必是吧”,他不置可否,继续说道:

  “本来嘛,这上学也是一桩好事,可没想到苏大人将百姓家的孩子,和他们这些孩子放在一处。”

  “您也知道,这百姓向来有仇富的心思,这些孩子去了以后哪还有个好?必然会遭歧视。”

  朱允炆点点头:“百姓多不识字,不识教化也很正常,这些孩子难免会受些委屈。”

  “是啊”,杜浩明叹口气:“这时日长了,难免就会有些龃龉。”

  “就在前些日子,我这十三岁的族侄,和一个十一岁的同窗,

  放堂之后却因被一梁姓同窗惦记其吃食,强索不予后,被其带着其他平民孩子围殴,

  混乱错手之下,不小心将其推入河中溺毙,闯下了大祸。”

  朱允炆皱眉:“杀人案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