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篡江东,从辅佐孙策开始!

第九十五章:操练水师,屯田丰收三千万斛

  

  朝廷对孙策多有赏赐,封吴侯。

  汉末爵位一般分为三等,县侯、乡侯和亭侯。

  孙策的吴侯即县侯,与吕布的温侯相当了。

  孙策上表朝廷,请封项鱼,曹操大手一挥同意了。

  项鱼被册封为豫章亭侯,也就是豫章郡豫章县下辖的亭,往上还有乡、县。

  豫章县位于豫章郡西北地区,与江夏接壤。

  也就是说,项鱼必须竭尽所能守土,不然让黄祖、刘表等人抢了去,那就丢人了。

  朝廷释放了善意,给了孙策攻打江夏的大义。

  更何况,就算朝廷不给,孙策就不报父仇~了吗?

  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就算这是曹操的阴谋,孙策也会欣-然往里面跳。

  项鱼作为孙策的亲信,自然无-条件地支持他。

  西征江夏,成为了江东头等之事。

  不过在此之前,豫章郡还有一场浩大的战争,需要项鱼去操持。

  为此,他亲自前往彭泽县,拜访了周瑜。

  大湖之畔,青岚蒸蔚,变幻莫测。

  浩瀚大湖横亘在天地间,天朗气清,平风静浪,四顾空阔。

  唯有一艘艘战船,漂泊于湖面之上。

  移船横湖,横占数十里。岸上营地皆依溪傍涧,拔地而起。

  忽闻嗡隆鼓声大振,战船演变。

  士卒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

  是江东水师在训练。

  战船上不如平地,传令极难。

  一般以号角鼓声、令旗传令,非常依靠士卒的能力。

  战船蔽江时,只能看到左右、前后的战船。

  因此,旗舰的第一波军令,是以号角、鼓声发出,什么三长两短,有什么表达意思,都是需要传令兵死记硬背的。

  只会号角、鼓声还不能确保军令的传达,因为作战时,会非常嘈杂。

  如何能够保证听清军令?

  这时候,就需要令旗作为补充了。

  旗舰挥舞令旗,旁边的船队看到了,会反复地传达旗语,向两边蔓延。

  要是没有听到号角、鼓声,以及令旗传达的军令,只能在江涛上各自为战了。

  乱糟糟地廝杀,看到敌人就往上扑腾。

  这就是水战最难的地方!

  第一,军令传达,保证船队有效地配合。

  第二,如何杀伤敌人,比如撞角撞击,弓箭、火矢等等。

  这些看似简单,实际上操练起来,能要了将帅的命。

  总有船队“不听指挥”“看错听错指令”,毕竟这时候都是以耳、眼传递军令。

  要是传令兵被干掉了,那完蛋了!

  号角声什么意思,令旗挥来挥去,这是要干啥?

  关键时刻就需要校尉、都尉站出来。

  他们也要懂。

  所以没人愿意当水师,不下苦功是不行的。

  赤壁之战,曹操没能够横推江东,正是因为要训练水师,一训练就是几个月之久。

  周瑜训练了数遍,等到傍晩才回水寨,“美周郎”化身了黑脸周郎。

  见了项鱼,他脸上才有了几分笑意。

  “临渊来访,怎么不打声招呼?”

  “我是闲人,比不上水师都督忙碌。训练得如何了?”项鱼关切道。

  “还是老样子,空有气势,作战一团糟。”周瑜沉声道。

  眼看征讨江夏在即,水军却不能派上用场。

  这场仗怎么打?

  “哈哈哈!公瑾不要置气,不如让我来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惩罚。”项鱼义正辞严道。

  “什么惩罚?”

  “这不是要收获了吗?此次屯田有点多。”

  周瑜:“……”

  这是惩罚?分明是找人帮忙的!

  “既是临渊所请,瑜自然应允。”

  “好嘞。”项鱼笑道。

  古代历法和现代历法有很大的不同,各地收获的月份也有差异。

  汉朝以“二十四节气”为准,作为春耕秋收的依据。

  汉武帝雄才伟略,曾修过历法,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

  这是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二十四节气”甚至被誉为“第五大发明”。

  不然为什么在春天耕种,秋天收获,这些看似常理的东西,都是老祖宗几千年的文化积累。

  古代修历法,是当做“国策”来执行的,举国之力来完善。

  现在是乱世,项鱼自然没有心思钻研这些。

  他只想把耕种的种子,收获为百姓饱腹的粮食。[]

  为此,他号召了将近十万劳役,加上普通百姓、军队,汇聚了二十万众至柴桑。

  进行收割!

  放眼望去,全都是金灿灿成片,覆盖了一方天地。

  粮食的收割比种植更累,没有任何地机械设备,只有单纯的人力。

  这一场丰收战役,将决定着豫章郡能否长治久安。

  北方种麦,南方种粟。

  0求鲜花0

  除了将粟从田地收割回来,还要人工脱粒将苗分离,集中晾晒,进行入库封存。

  粟苗可以作为战马的草料,也可以生火做饭,或者返田做肥料。

  这些都是收获的工序。

  淮南蝗灾,导致饥荒。江东得天幸,风调雨顺,田地增产。

  在收割的时候,项鱼也安排了严畯前去统计收成。

  没有施加农家肥的,一般产量在两石左右。

  战国李悝说过:“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亩)岁收一石半。”

  现在柴桑屯田能收两石,算不错了。

  和现代差距很大!

  因为没有精良的种子,也没有化肥、除虫剂等等。

  建国前的粮食产量,一亩很难超过100kg,更何况现在是汉朝。

  至于增加了农家肥的产量会高一点,达到了两石半。

  项鱼望着金灿灿的粟穗,思绪翻涌。

  想让天下人都吃饱,任重而道远啊。

  普通人清汤寡水,恐怕连肉味都忘了。

  等到统计了三天,严畯向项鱼汇报道:

  “启禀府君,此次柴桑屯田,收获在七百万石,赋税占一半。”

  项鱼露出了欣慰的神色,按照一名甲士年食三十石计算。

  这里的粮食产出,足够项鱼养着十万大军了。

  豫章郡大概三十县,这只是柴桑县一地的产出。

  震泽的屯田更恐怖,乌程县必然超过了千万石。

  再加上孙权的阳羡、无锡等地,恐怕增产在两千万石以上。

  比较可惜的是,这些粮食需要供养南迁而来的百姓,还不能完全转换成官府的收益。

  等到明年,南迁百姓稳定下来,他们所提供的赋税,将会非常恐怖。

  江东的赋税收益,相较刘繇时期,将提高四五倍以上。

  有了粮食,项鱼完全可以“为所欲为”,继续扩大影响力。

  现在豫章郡供养了两万军队,是项鱼能够随时调动的。

  还有两万是周瑜的水师。

  为了增强水上力量,项鱼决定征召江东全部木匠、船匠,建设船坞。

  造船所用的樟木、楠木等,是豫章郡的特产。

  豫章的“章”,传闻便是“樟”。

  历史称江东“舟楫之盛,自古未有”,现在却没有起步。

  在孙策的支持下,项鱼集结了匠人两千,悬赏500金,以获得改善舟楫之法。

  所有匠人都震撼了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